-
揉搓
揉搓是飲片成型方法之一。某些質地疏鬆或呈條狀的藥物,為了便於調劑和煎煮,須揉搓成團。如竹茹、穀精草、大腹皮等。有些則須揉搓成小碎塊,如桑葉、荷葉等。
2017-03-05 3 -
提淨法
提淨法是淨制方法之一。將藥物經過溶解、過濾、煎結晶處理以去除雜質的炮製方法。多適用於礦物藥,特別是一些水可溶性無機鹽類藥物。藥物經提淨後,使藥物純淨,緩和藥性,降低毒性,提高療效,如芒硝、硇砂等。
2017-03-05 11 -
瓜蔞丸
《濟陽綱目》卷三十三:瓜蔞丸【處方】瓜蔞根(薄切,用人乳汁拌蒸,竹瀝拌曬)。【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功能主治】三消。【用法用量】如彈子大,噙化;或丸如綠豆的功效與作用大,每服100丸,米飲下。【摘錄】《濟陽綱目》卷三十三《普濟方》卷三
2017-03-05 7 -
硝煆
硝煆是煆法之一種。又稱火硝煆,是指用硝石煆制藥物的一種方法,如硝煆礞石。操作時取定量的火硝,加入礞石塊混勻,或者採用一層礞石加一層火硝,平鋪在耐火容器內,加蓋密閉,用濕黏土或者濕鹽泥封嚴,阻斷空氣,加熱使藥物煆透,放涼後取出。再採用水飛
2017-03-05 2 -
桂樸當歸散
【處方】桂2兩,川芎的功效與作用2兩,當歸的功效與作用(焙)2兩,芍藥2兩,桔梗2兩,茴香2兩,五靈脂(炒)2兩,良薑(炒)2兩,厚樸的功效與作用2兩半,乾薑3兩(2味同搗,炒),橘皮4兩,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炒),黃耆、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2017-03-05 10 -
鸛骨丸
《聖惠》卷五十六:鸛骨丸【處方】鸛骨1兩(塗酥、炙微黃),桂心3分,雄黃1兩(細研、水飛過),麝香的功效與作用半兩(細研),朱砂1分(細研),川大黃3分(銼碎、微炒),蜈蚣的功效與作用1條(微炙)。【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2017-03-05 6 -
酥蜜法
酥蜜法是複製法之一。系用酥油與蜂蜜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後塗於藥材上,置無煙火上烤至酥油盡的方法。如《雷公炮炙論》中杜仲:“凡使,先須削去粗皮,用酥蜜和作一處,炙之盡為度,炙幹了,細銼用。凡修事一斤,酥二兩,蜜三兩,二味相和令一處用也。”
2017-03-05 7 -
鉤藤紫草散
【別名】鉤藤紫草飲【處方】鉤藤鉤子、紫草茸各等分。【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痘疹發出不快。【用法用量】鉤藤紫草飲(《痘疹仁端錄》卷十四)。【各家論述】《痘治理辯》:紫草滑竅利小便,散十二經毒氣;鉤藤治小兒寒熱,十二驚癇。蓋瘡瘍、煩躁,
2017-03-05 10 -
酥油制
酥油制是炮製法之一。將淨制或切制後的藥物,加入一定量的酥油,共同加熱處理的方法。如《雷公炮炙論》中白花蛇:“采得,去之頭兼皮鱗帶子了,二寸許銼之,以苦酒浸之一宿,至明漉出,向柳木炭火焙之,令幹,卻以酥炙之,酥盡為度。”古代用酥炙的藥物還
2017-03-05 5 -
酥炙
酥炙即酥油制。如《雷公炮炙論》中肉蓯蓉:“……凡使用,先須酒浸,並刷草了,卻蒸,從午至酉,出,又用酥炙得所。”《本草從新》中鹿茸:“酥塗,灼去毛,微炙。不塗酥,則傷茸。”
2017-03-05 20 -
桂苓散
《名家方選》:桂苓散【處方】芍藥30錢,茯苓的功效與作用30錢,當歸的功效與作用15錢,乾薑10錢,桂心10錢,甘草的功效與作用5錢。【制法】上為散。【功能主治】心腹動悸,諸藥不效者。【用法用量】每服1錢,白湯送下,日2夜1。【摘錄】《名
2017-03-05 11 -
楮葉包
楮葉包是作曲過程中,原料在木模具中壓成扁平方塊後,用楮葉包嚴存放的一種方法。如六神曲製作過程中,當原料在模具中壓制成型後,多用楮葉或茼麻葉包嚴,放置使其發酵。
2017-03-05 2 -
桂苓木通散
【處方】赤茯苓的功效與作用、豬苓、桂枝、半夏的功效與作用(制)、桔梗、枳殼、山梔、甘草的功效與作用梢、木通。【功能主治】肝膽火逆,飲停胸脅,治節不行,小便不利。【摘錄】《醫級》卷七
2017-03-05 15 -
煮法
煮法是炮製方法之一。將淨制後的藥物加輔料或不加輔料置適宜容器內,加入適量清水加熱至沸,調小火力維持微沸至所需程度的炮製方法。其目的是:清除或降低藥物的毒性,如川烏、草烏牛品有毒,經煮制後毒性顯著降低;改變藥性,增強療效,如遠志用甘草水煮
2017-03-05 7 -
綠豆煮
綠豆煮是煮法之一種。淨制或切制藥物同綠豆共置鍋內加水煮至一定程度的炮製方法。綠豆具有清熱解毒,消暑,利水的功能,與藥物同制,可降低藥物的毒性,如綠豆制商陸。清代《握靈本草》中商陸載有:“切細煮熟,更以綠豆同煮為飯。”
2017-03-05 8 -
歸氣飲
【處方】熟地9~15克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6克 扁豆6克 乾薑(炮)丁香 陳皮的功效與作用各3克 藿香4.5克 炙甘草的功效與作用2.4克【功能主治】治脾腎虛寒,氣逆不順,呃逆嘔吐。【用法用量】用水600毫升,煎至200毫升,空腹時溫服。中
2017-03-05 11 -
綠豆蒸
綠豆蒸是薰法之一種。淨制或切制藥物共置蒸制容器內蒸至一定程度的炮製方法。綠豆具有清熱解毒,消暑,利水的功能,與藥物同制,可降低藥物的毒性,如綠豆制商陸。明代《醫學入門》中商陸載有:“鋼刀刮去皮,薄切,東流水浸三日,取出,和綠豆同蒸半日,
2017-03-05 6 -
廣嗣既濟丸
【處方】人參的功效與作用8兩,天門冬4兩,麥門冬4兩,柏子仁4兩,酸棗的功效與作用仁的功效與作用4兩,遠志的功效與作用肉4兩,菟絲子的功效與作用8兩,白茯苓的功效與作用8兩,甘枸杞的功效與作用8兩,生地黃的功效與作用4兩,熟地黃4兩,牡丹
2017-03-05 19 -
桂附止帶湯
【處方】附片9克 肉桂的功效與作用1.5克 續斷 焦艾 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芡實的功效與作用各9克 鹽小茴3克 烏賊骨15克 金櫻子的功效與作用9克【功能主治】溫腎固攝。治帶下黑色,稀薄量多,綿綿不止,月經紊亂,甚或停閉,色多晦黯,小腹不痛
2017-03-05 9 -
綠豆炒
綠豆炒是淨制或切制藥物同綠豆共置鍋內炒至一定程度的炮製方法。如明代《普濟方》中白術載有:“白術一兩,細銼,以一合綠豆炒香,去豆。”《壽世保元》中五倍子:“三兩,同綠豆五兩,共炒焦。”現已不用。
2017-03-0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