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裡裝電極可消除震顫麻痹
科學家發現,在大腦裡植入電極能更好地消除由帕金森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身體震顫麻痹,可以使震顫麻痹病人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科學家們認為,有可能進一步擴展最新的電極技術,例如將電極技術應用於抑鬱症的治療。這一領域的研究,肯定會減少原來的震顫麻痹控
2017-03-08 5 -
震顫麻痹的分型治療
中醫將震顫麻痹分為陰虛風動型和血虛風動型,中醫辯治震顫麻痹的原則如下: 1.陰虛風動治則:滋肝補腎,潛陽熄風。 方藥:杞菊地黃湯合鎮肝熄風東加減。 組成:枸杞子9克、熟地12克、山茱萸9克、麥冬9克、白芍30克、玄參12克、龜版12克、天
2017-03-08 5 -
震顫麻痹病患者的治療原則
震顫麻痹病患者在接受治療時有幾點一定要牢記: 1. 所有治療都只是用來減輕症狀,不要去相信任何可以治癒震顫麻痹的宣傳,否則只會浪費你的時間和金錢。 2. 只要治療及時、方法得當,大部分震顫麻痹患者的症狀是可以長期得到較好控制的。 3
2017-03-08 4 -
震顫麻痹的食療方法
1、天麻燉豬腦:取天麻10克、豬腦1個,放入砂鍋內,加水適量,以文火燉l小時左右,調味後喝湯食豬腦,每日或隔日1次。可疏筋通脈,聰腦安神,適於震顫麻痹見頭暈、肢麻者。 2、枸杞蒸羊腦:將枸杞子50克、羊腦1具,放入容器,加水及薑末、蔥節、
2017-03-08 12 -
治療震顫麻痹的生活驗方
核桃黃酒泥:取核桃仁15個,白糖50克,放在砂罐或瓷碗中搗成泥狀,再放入鍋中,加黃酒50毫升,以小火煎煮10分鐘,每日食用兩次。 枸杞蒸羊腦:將枸杞子50克,羊腦一副放入容器中,加水適量,加薑末,蔥段,料酒,食鹽,隔水蒸熟後即可食用,每日
2017-03-08 5 -
震顫麻痹的分型治療用法介紹
震顫麻痹又稱帕金森氏病,好發于中年以上男性。臨床以震顫、肌肉強直和運動減少為特徵,其確切病因至今不明。西醫大多採用左旋多巴或抗膽鹼能藥物治療,雖有療效,但不少病人因副作用大而被迫停藥,或因久服,藥效漸減,且不能控制病情的自然發展。因此,治
2017-03-08 8 -
震顫麻痹康復治療
震顫麻痹又稱"帕金森病"、巴金森氏症或柏金遜症,多在60歲以後發病。主要表現為患者動作緩慢,手腳或身體其它部分的震顫,身體失去柔軟性,變得僵硬。最早系統描述該病的是英國的內科醫生詹姆·帕金森,當時還不知道該病應歸入哪一類疾病,稱該病為“震
2017-03-08 6 -
震顫麻痹資訊治療
雙手震顫10餘年,加重2年。患者10餘年前,發現左手偶有震顫,以後逐漸加重,2、3年後右手也出現震顫,活動時暫時停止,緊張或勞累後加重,睡眠後消失。初服安坦、左旋多巴有效,以後效果欠佳改服中藥,並行針灸。療效均不滿意,震顫越來越重。2年來
2017-03-08 4 -
如何治療震顫麻痹
震顫麻痹治療方法1、儘早治療帕金森病在早期,只是黑質變性和神經細胞減少,導致多巴胺合成下降。晚期則可出現多巴胺受體萎縮,以至不能與多巴胺結合而使療效下降或無效。因此,早期用藥療效好。2、適量原則當服左旋多巴類製劑(美多巴、息甯等)時提倡從
2017-03-08 8 -
震顫麻痹應如何診斷?
診斷 一、病史及症狀: 原發性震顫麻痹病因不明,帕金森征群多與腦動脈硬化、顱腦損傷,CO中毒及抗精神病藥物(吩噻嗪類、單胺氧化酶抑制劑、三環類)中毒有關。多緩慢起病,逐漸加重,主要症狀包括震顫、肌張力增高及運動障礙。病史應注意詢問有無上述
2017-03-08 5 -
怎樣鑒別診斷震顫麻痹
震顫麻痹症是一種以震顫、肌強直、運動減少等症狀為特徵的較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以50─60歲時發病最多見。 對震顫麻痹症目前尚沒有特殊的實驗室檢查協助診斷,主要靠臨床表現確診。雖然典型病例診斷並不困難,但在起病之初,病人往往只有某一肢體(如
2017-03-08 4 -
震顫麻痹怎麼鑒別診斷
對震顫麻痹症目前尚沒有特殊的實驗室檢查協助診斷,主要靠臨床表現確診。雖然典型病例診斷並不困難,但在起病之初,病人往往只有某一肢體(如手指)不恒定的輕度震顫,或病人只在活動時感到某一肢體有一些肌肉發緊、活動欠靈。粗略的神經系統檢查往往未見明
2017-03-08 6 -
如何才能確診震顫麻痹?
對一個具有震顫麻痹典型症狀的患者來講,診斷是不困難的。如果一個人有了靜止性震顫、肌僵直和運動遲緩中的任何兩個症狀,同時排除了其他震顫麻痹的臨床症狀,服用左旋多巴製劑後症狀改善明顯,在臨床上可以診斷為震顫麻痹。但要真正診斷震顫麻痹需要腦組織
2017-03-08 5 -
震顫麻痹有哪些臨床表現?
臨床表現 本病多發生在50歲以後,約3/4患者起病于50~60歲之間,有家族史者起病年齡較輕,本病起病隱襲,緩慢進行性加重,以震顫、肌強直及運動徐緩為臨床主要表現。 一、震顫:震顫多自一側上肢手部開始,呈節律性搓丸樣動作。隨病情的進展,震
2017-03-08 4 -
震顫麻痹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一、震顫:震顫多自一側上肢手部開始,呈節律性搓丸樣動作。隨病情的進展,震顫漸波及同側下肢和對側上下肢,通常有肢重於下肢,下頜、口唇、舌和頭部的震顫多在病程後期出現。震顫大多數在靜止狀態時出現,隨意活動時減輕,情緒緊張時加劇,入睡後則消失。
2017-03-08 5 -
震顫麻痹有什麼樣的臨床表現
震顫麻痹患者就診時已距最早出現症狀幾個月或更長時間。開始的表現可以是震顫、僵直,肌力減退,也可以首先表現為行動遲緩。震顫通常開始於某一側上肢,也可以出現某側下肢,上頜、舌也偶可首發症狀。僵直常也可最先出現於一側肢體,以上肢明顯。患者可以感
2017-03-08 8 -
震顫麻痹的臨床表現是什麼
震顫麻痹臨床表現為精神和神經兩方面症狀。 (1)精神症狀:26.6%伴有精神症狀。 ①急性腦器質綜合征:出現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表現為譫妄、意識混濁、幻覺、思維不連貫。 ②抑鬱狀態:發生率為32%~40 %,抑鬱程度與該病的嚴重程度相關,
2017-03-08 7 -
震顫麻痹有哪些症狀
1.運動障礙 可以概括為:運動難進行隨意運動啟動困難;運動少自發、自動運動減少,運動幅度減少;運動慢--隨意運動執行緩慢。患者運動遲緩,隨意動作減少,尤其是開始活動時表現動作困難吃力、緩慢。 做重複動作時,幅度和速度均逐漸減弱。有些會出現
2017-03-08 7 -
老年人為什麼容易摔倒 5個小竅門讓你變為不倒翁
生理因素 走路蹣跚不穩;觸覺減退;平衡能力下降;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退變影響智力、肌張力、感覺、反應能力、平衡能力、步伐協同力降低,導致跌倒的風險性加大。 病理因素 骨質疏鬆、腦卒中、帕金森病、體位性低血壓、白內障、青光眼、癡呆、抑鬱症等
2017-03-08 9 -
震顫麻痹的概念及症狀表現
震顫麻痹病最顯著的病理改變是在蒼白球和黑質,鏡下見其神經細胞大量消失,並有不同程度的變性和膠質增生。當患震顫麻痹時,黑質和紋狀體內的多巴胺顯著減少,使紋狀體神經元所受的抑制作用減弱,而產生肌張力增高和靜止性震顫。 主要表現為靜止性震顫、肌
2017-03-08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