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震顫麻痹的特徵
震顫麻痹又叫帕金森氏病,多發生於中老年人,是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震顫麻痹病理改變主要位於黑質、蒼白球及紋狀體內。丘腦底核、延髓、丘腦下部、導水管周圍及第3腦室周圍的灰質和大腦皮層亦可偶然受侵。肉眼可見黑質有明顯的色素消失,腦室可輕度擴大
2017-03-08 4 -
震顫麻痹有什麼症狀
1、部分患者腦電圖見有異常。 2、顱腦CT除腦溝增寬、腦室擴大外,無其它特徵性改變。 3、腦脊液檢查在少數患者中可有輕微蛋白升高。
2017-03-08 8 -
震顫麻痹有何表現?
震顫麻痹的早期症狀往往易被人忽視,但出現以下症狀就基本可以確診震顫麻痹。 靜止性震顫:震顫往往是震顫麻痹發病最早期的表現,通常從某一側上肢遠端開始,以拇指、食指及中指為主,表現為手指象在搓丸子或數鈔票一樣的運動。然後逐漸擴展到同側下肢和對
2017-03-08 13 -
詳述震顫麻痹症狀
根據研究,有大約25-61%的震顫麻痹病人伴有抑鬱症狀。其原因有兩個方面,第一是心因性的,也就是說是因為震顫麻痹患者因為過分擔心自己的病而造成的情緒低落。這種情況往往隨著治療後震顫麻痹症狀改善,抑鬱的情緒也隨之減輕或消失。另外一種情況是軀
2017-03-08 7 -
震顫麻痹的臨床特點及症狀
震顫麻痹起病隱襲,緩慢進行性加重,以震顫、肌強直及運動徐緩為主要表現。 震顫麻痹多自一側上肢手部開始,呈節律性搓丸樣動作。隨病情的進展,震顫麻痹漸波及同側下肢和對側上下肢,通常有肢重於下肢,下頜、口唇、舌和頭部的震顫多在病程後期出現。震顫
2017-03-08 3 -
異動症的臨床症狀表現
“異動症”是為一種舞蹈樣、手足徐動樣或簡單重複的不自主動作,常見於面部肌肉,頸、背和肢體亦可出現。 嚴重者影響生活,因為這種不自主動作幅度可以很大,可持續整個左旋多巴的起效期。 當出現異動症時,往往是藥物劑量偏大的信號。如果只是輕度的不自
2017-03-08 7 -
震顫麻痹的主要特徵
震顫麻痹又叫帕金森氏病,多發生於中老年人,是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震顫麻痹病理改變主要位於黑質、蒼白球及紋狀體內。丘腦底核、延髓、丘腦下部、導水管周圍及第3腦室周圍的灰質和大腦皮層亦可偶然受侵。肉眼可見黑質有明顯的色素消失,腦室可輕度擴大
2017-03-08 5 -
震顫麻痹早期發病症狀
帕金森病的起病緩慢,早期症狀並不十分明顯,且存在個體差異。一般分以下四種情況1、靜止性震顫:震顫往往是發病最早期的表現,通常會出現單側手指搓丸樣運動,其後會發展為同側下肢和對側肢體在靜止時出現不自主的有節律顫抖,早期在變換位置或運動時,症
2017-03-08 4 -
震顫麻痹的症狀有哪些
震顫麻痹多發生在50歲以後,約3/4患者起病于50~60歲之間,有家族史者起病年齡較輕,本病起病隱襲,緩慢進行性加重,以震顫、肌強直及運動徐緩為臨床主要表現。一、震顫多自一側上肢手部開始,以拇指、食指和中指的掌指關節最為明顯,呈節律性搓丸
2017-03-08 4 -
震顫麻痹的症狀表現有哪些呢
震顫麻痹又稱Parkinson病,是中年以後發病,以靜止性震顫、肌強直、運動徐緩為主要表現的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病因尚不明,有認為與年齡老化,環境因素或家族遺傳因素有關。繼發性者可因腦血管病(如腔隙梗塞)、藥源性(如服用酚塞嗪類或
2017-03-08 11 -
震顫麻痹病因
病因 病因尚不明,有認為與年齡老化,環境因素或家族遺傳因素有關。繼發性者可因腦血管病(如腔隙梗塞)、藥源性(如服用酚塞嗪類或丁醯苯類抗精神病藥等)、中毒(一氧化碳、錳、汞等)、腦炎、腦外傷、腦腫瘤和基底節鈣化等引起。 本病大多於50歲後發
2017-03-08 9 -
震顫麻痹的病因
迄今為止,震顫麻痹的病因仍不清楚,目前的研究傾向於與年齡老化,遺傳易感性和環境毒素的接觸等綜合因素有關。 1)年齡老化:震顫麻痹主要發生於中老年人,40歲以前發病少見,提示老齡與震顫麻痹發病有關。研究發現,自30歲以後,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
2017-03-08 7 -
震顫麻痹有哪些病因
1)年齡老化:震顫麻痹主要發生於中老年人,40歲以前發病少見,提示老齡與震顫麻痹發病有關。研究發現,自30歲以後,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酪氨酸氧化酶和多巴脫羧酶活力,紋狀體多巴胺遞質水準隨年齡增長逐漸減少。然而,僅少數老年性震顫麻痹,說明生
2017-03-08 8 -
男性老人為何易發震顫麻痹?
震顫麻痹多由肝腎虧虛,氣血不足所致。一般說來,中老年人腎陰自虧,水不涵木,肝陽易亢,肌肉筋脈失於儒養,遂致肌肉強直不用,筋脈拘急強直;陽亢者易化肝風,則導致肢體末端震顫不已;或中年之後,氣血不足,氣血精微不得敷布全身,營養肌肉筋脈,則有震
2017-03-08 9 -
環境因素可能引發震顫麻痹
美國科學家最近提出,震顫麻痹大多是由環境造成,而非由遺傳因素引起。這一結論尚待進一步研究證實。 震顫麻痹是一種大腦能力衰退的疾病,多發於50歲以上的老人中,一些著名人物如教皇約翰保羅二世、拳王阿裡等都是震顫麻痹患者。近年來的研究發現,某些
2017-03-08 10 -
震顫麻痹是綜合性因素造成的
目前研究表明,震顫麻痹與年齡老化、遺傳易感性和環境毒素的接觸等綜合因素有關。 1)年齡老化。 2)環境因素: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發現,震顫麻痹的患病率存在地區差異,所以人們懷疑環境中可能存在一些有毒的物質,損傷了大腦的神經元。 3)家族遺傳性
2017-03-08 5 -
震顫麻痹是怎樣造成的?
震顫麻痹又稱帕金森病,是一種中老年時期常見的神經系統黑質和紋狀體通路慢性進展性變性疾病。震顫麻痹臨床上主要表現為進行性運動緩慢、肌僵直、靜止性震顫以及姿勢反向障礙等。手指可出現搓丸樣抖動;頭向前傾,身體前彎,呈“老樹幹軀幹”;行走時起步困
2017-03-08 10 -
震顫麻痹的病因病機
震顫麻痹又稱為帕金森病,是—種影響患者活動能力的中樞神經系統慢性疾病,多發生於中老年以上的人群。本病早期主要表現包括靜止性震顫、肌強直、行動緩慢、動作起動困難和姿勢異常等。靜止性震顫即患者的手或臂不受控制地發抖,在休息時出現或情緒緊張時加
2017-03-08 13 -
引起震顫麻痹原因是什麼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又稱"震顫麻痹"、巴金森氏症或柏金遜症,多在60歲以後發病。主要表現為患者動作緩慢,手腳或身體其它部分的震顫,身體失去柔軟性,變得僵硬。最早系統描述該病的是英國的內科醫生詹姆·帕金森,當時
2017-03-08 7 -
震顫麻痹的病因因素是什麼
震顫麻痹或帕金森病是指原發性者,是一種慢性進行性腦變性病,至今病因尚不明,有認為與年齡老化,環境因素或家族遺傳因素有關。繼發性者又稱震顫麻痹綜合征或帕金森綜合征,可因腦血管病(如腔隙梗塞)、藥源性(如服用酚塞嗪類或丁醯苯類抗精神病藥等)、
2017-03-08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