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研究表明, 震顫麻痹與年齡老化、遺傳易感性和環境毒素的接觸等綜合因素有關。
1)年齡老化。
2)環境因素: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發現, 震顫麻痹的患病率存在地區差異, 所以人們懷疑環境中可能存在一些有毒的物質, 損傷了大腦的神經元。
3)家族遺傳性:醫學家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發現震顫麻痹似乎有家族聚集的傾向, 有震顫麻痹患者的家族其親屬的發病率較正常人群高一些。
4)遺傳易感性:儘管震顫麻痹的發生與老化和環境毒素有關, 但是並非所有老年人或暴露與於同一環境的人, 甚至同樣吸食大量MPTP的人都會出現震顫麻痹。
雖然震顫麻痹患者也有家族集聚現象, 但至今也沒有在散發性震顫麻痹患者中找到明確的致病基因, 說明震顫麻痹的病因是多因素的。
綜上所述, 任何單一的因素均不能完滿的解釋震顫麻痹的病因。 多數研究者傾向于震顫麻痹的病因是上述各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即中年以後, 對環境毒素易感的個體, 在接觸到毒素後, 因其解毒功能障礙, 出現亞臨床的黑質損害, 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加重, 多巴胺能神經元漸進性不斷死亡變性, 最終失代償出現震顫麻痹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