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鼠 婦
鼠婦為鼠婦科動物平甲蟲的乾燥全體,又名平甲蟲、潮濕蟲。藥性酸涼,歸肝經。有破血通經,利水通淋,解毒止痛功效。常用治久瘧、瘧母、經閉、癥瘕、小便不利、驚風撮口、口齒疼痛、鵝口諸瘡等。 仲景用本品僅見治“癥瘕、瘧母”之鱉甲煎丸1方。方中鼠婦之
2017-03-10 5 -
白 魚
白魚為衣魚科昆蟲衣魚的乾燥全體。又名衣魚、蠹魚、壁魚、書蟲。藥性咸溫,有毒,歸小腸、膀胱、肝經。有利尿、通淋、祛風、解毒功效,常用治淋病、小便不利、小兒驚癇、瘡癤、目翳等。 白魚僅見于《金匱要略》滑石白魚散1方,雲:“小便不利······
2017-03-10 32 -
瓜蔞部位不同 功效有異
瓜蔞是多年生攀緣型草本植物,根據用藥部位不同,分為瓜蔞皮、瓜蔞仁、全瓜蔞,三者功效與主治有所差異。 瓜蔞皮:即瓜蔞除去瓤及種子的果皮,具有清肺化痰、行氣寬胸的功效,用於治療脘腹脹滿、胸膈痞悶,以及肺熱咳嗽、痰稠不易咳出,近年來還常用治冠心
2017-03-10 8 -
茯苓品種不同 功效有差異
茯苓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寄生在松樹根上,臨床應用可分為茯苓皮、帶皮苓、赤茯苓、白茯苓、茯神等5個品種,它們的功效主治有所不同。 茯苓皮:為茯苓菌核的黑色外皮,功擅利水消腫,適用於水腫、小便不利等證,常與生薑皮、桑白皮、陳皮、大腹皮配
2017-03-10 28 -
枳殼配桔梗
枳殼配桔梗出自《蘇沈良方》枳殼湯,治傷寒痞氣,胸滿欲死。桔梗性味苦辛平,開宣肺氣,祛痰排膿,能開肺氣之結,宣心、肺之鬱,屬於上焦藥。枳殼性味辛苦微寒,歸脾、胃、大腸經,破氣消積,化痰除痞。《內經》雲:“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枳殼味苦
2017-03-10 23 -
常見幾種腸胃草藥
馬齒莧:為馬齒莧科植物馬齒莧的全草,別名五方草、長命菜、九頭獅子草等。生於路旁、田邊及荒地。性寒味酸,有祛濕清熱、解毒止痢、散血消腫等功效。藥理試驗證明,馬齒莧對痢疾桿菌等多種致病菌,以及某些治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馬齒莧煎劑,可用於治療細
2017-03-10 7 -
人參周身都是寶
中藥人參是指植物人參的根,具有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增智的功效,其實人參周身都是寶,其他部位也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參蘆:是人參的根莖,即主根頂端細長部分,俗稱“蘆頭”,古代醫家認為參蘆具有湧吐、升提的作用,適用於體虛痰飲壅盛
2017-03-10 13 -
名貴中藥材也有廉價替代品
說到進補,大家會想到冬蟲夏草、人參、鹿茸等經典名貴藥材。近年來,由於一些商家的誤導宣傳,很多消費者認為,藥材的價格越貴越“滋補”,加之一些不法藥商的人為炒作,導致這些名貴藥材的價格不斷攀升,有些甚至超過了黃金價格。那麼,有沒有一種既廉價又
2017-03-10 8 -
石榴花驗方
每年五月,石榴花開、鮮紅似火、美麗妖嬈。中醫認為,石榴花性溫、味酸,具有祛淤止血的功效,臨床常用於治療出血性疾病,下面介紹幾則巧用石榴花療疾的驗方。 鼻出血:取鮮石榴花適量,將其揉成小團,壓迫填塞。 崩漏:取鮮石榴花5克,水煎,加黃酒少許
2017-03-10 4 -
十種降脂中草藥
柴胡 藥用部分為柴胡的根或全草,味苦,性微寒,入肝腎二經。主要含柴胡酮、植物甾醇、脂肪酸、柴胡皂苷。具疏氣、解鬱、散火之功效。柴胡皂苷具有降血脂作用。 大黃 藥用其乾燥根莖,性味苦寒,歸脾、胃、大腸、肝、心包五經。具瀉熱通便、破積行瘀、
2017-03-10 12 -
中藥炒炭有妙用
看中醫處方,有時會發現某中藥名後加了“炭”字,如大薊炭、大黃炭等。炒炭是中藥的一種炮製方法,即將藥物炒(或煆)至外部枯黑,內部焦黃,有焦苦味為度。 中藥炒炭後,改變了藥性,具有以下作用: 一是增強藥物的止血作用。中醫五行學說認為,黑可制紅
2017-03-10 9 -
絲瓜全身都是寶
絲瓜肉:絲瓜肉性涼,味甘,入肝、胃經,具有清熱化痰、涼血解毒、殺蟲、通經絡、行血脈、利尿、下乳、止血止痛等功效。用於痰喘、咳嗽、乳汁不通、身熱煩渴、便血尿血、崩漏帶下、胸脅痛、筋骨酸痛等症。夏季常食絲瓜,能解暑除煩,生津止渴。 絲瓜籽:絲
2017-03-10 11 -
藥食兩用薏苡仁
薏苡仁又稱薏米、六谷米等,是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薏苡的成熟果實,有“天下第一米”之美譽。本品藥食兩用,在日本被推崇為抗癌食品。 本品味甘、淡,性微寒,歸脾、胃、肺經。其主要功效有:①健脾利水滲濕。對於脾虛濕滯之小便不利、水腫、腳氣、及脾虛
2017-03-10 10 -
藥食佳品胡桃仁
胡桃仁,又稱核桃仁,是胡桃科植物胡桃的成熟果實的核仁(種子),生用或熟食,是頗受人們喜愛的乾果之一。 關於胡桃的藥用價值,古代已有明確記載,如《開寶本草》謂胡桃仁“食之令人肥健、潤肌、黑髮”;《本草綱目》認為胡桃仁“補氣養血,潤燥化痰,益
2017-03-10 7 -
氣陰雙補西洋參
西洋參,味甘微苦,性涼,入心、肺、腎經,藥性特點為滋陰補氣、清熱生津,被視為補藥之上品,主要用於氣虛陰虧所致的心悸怔忡,心煩內熱,肺虛久咳,健忘失眠,精神不振,咽幹口渴,脈虛而數,舌苔少津等,如現代醫學所謂的心功能不全、心臟神經官能症、神
2017-03-10 6 -
甘草配伍用法
甘草是臨床常用中草藥之一,以其藥味之甘,善益脾胃兼能調和諸藥而廣泛用於臨床。通過學習前人的經驗和藥理分析報導,結合多年來對甘草在臨床使用的認識,總結出甘草以下配伍用法。 甘酸化陰 陰虛火浮是虛勞病常見的病理機轉,由脾虛失運陰精虧損所致。
2017-03-10 6 -
生煆瓦楞子 功用有異同
瓦楞子為蚶科動物魁蚶、泥蚶及毛蚶的貝殼,味甘、咸,性平。功能消痰化瘀,軟堅散結,制酸止痛,斂瘡止血。主治瘰鬁痰核、癭瘤積聚、頑痰久咳、胃痛吐酸、外傷出血、凍瘡及水火燙傷等症。內服煎湯常用量每日9~15克,或適量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
2017-03-10 25 -
《本經》葛根功效釋義
葛根在《本經》中被列為中品。原文: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熱,嘔吐,諸痹,起陰氣,解諸毒。 葛根為豆科植物野葛的根,其“主消渴”的作用,首先體現在張錫純的玉液湯當中,後世醫家在治療糖尿病時常常選用本品,不僅能夠降糖,而且能夠治療或預防降低糖尿
2017-03-10 13 -
沉香要沉
沉香,又名崖香,為瑞香科常綠喬木植物沉香或白木香含有樹脂的心材。因置水則沉,香飄千里不絕,故名“沉香”。樹身、果實皆可入藥,性溫,味苦辛,系降氣、祛寒、納胃、鎮痛和鎮靜之良藥,主治風濕毒腫、心腹疼痛、轉筋吐瀉等症。以色澤烏黑(漆黑)、沉重
2017-03-10 6 -
苦 參
未必人參一例尊,嘗來味苦鎖眉根。 可知貝母成偽寇,莫與藜蘆作友昆。 風熱瘡瘍除遍體,腸紅血痢住肛門。 純陰損腎休多服,兼且寒精勿浪吞。 注:本詩出自清·趙瑾叔《本草詩》。 按:苦參味苦寒無毒,入腎經。稟天地陰寒之氣而生,其味正苦,其氣寒而
2017-03-10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