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把南板藍根當成板藍根
板藍根為重要的抗病毒中藥,每當有病毒性疾病流行時,板藍根就會成為緊俏、搶手的中藥。近期有不少地方用南板藍根直接代替板藍根入藥,這是不妥的。因為二者來源、成分和藥理作用等方面是有區別的。 來源不同:板藍根為十字花科植物菘藍的乾燥根。南板藍根
2017-03-10 7 -
正紅花油使用3注意
正紅花油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用於扭傷、跌打損傷、風濕疼痛等症,使用時要注意以下三點: 扭傷後不能立即用。扭傷之後局部軟組織會發生充血腫脹,如果在扭傷24小時之內的急性期,用正紅花油塗抹,會加速局部血液迴圈,加重軟組織的充血滲出,使
2017-03-10 33 -
生黃連與炒黃連功用有區別
黃連味苦,性寒,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功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殺蟲止癢。黃連有生用和炒制兩種,功效也各不相同。 生黃連長於清瀉疫毒、涼血止血、清熱利濕、殺滅蟲毒,對熱病邪入心經之高熱、煩躁、譫妄、昏迷,或熱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
2017-03-10 42 -
嬰幼兒要慎用蜂蜜
民間很早就用蜂蜜來治療許多疾病,在不少止咳驗方、偏方中,都少不了蜂蜜的參與,人們常會把它與同樣具有潤肺功效的鴨梨、白蘿蔔、百合等製成各種各樣的食療藥膳。 蜂蜜確實具有很好的潤肺止咳功效,但對於嬰幼兒來說,應謹慎使用。這是因為蜂蜜是工蜂從植
2017-03-10 6 -
薏苡仁健脾止瀉消水腫
薏苡仁簡稱薏仁或薏米,能夠藥食兩用。薏苡仁味甘淡,藥性比較平和,生用利水滲濕、排膿解毒、舒筋除痹,炒用健脾養胃,常用於水腫、腳氣、痹痛、拘攣、肺癰、腸癰、脾虛腹瀉等。由於它有利濕消腫的作用,所以也常用來治療肥胖症、面部黃褐斑等。因其營養與
2017-03-10 23 -
消石化積雞內金
雞內金味甘,性平,歸脾、胃、膀胱經,有消石化積、消食健脾、固精止遺等功效。主要用於泌尿系結石、膽結石,小兒脾虛疳積、食少泄瀉,腎虛遺精、腎虛遺尿,以及飲食積滯等。下面介紹幾則雞內金治病驗方。 雞內金散:用於治療腎結石、泌尿系結石之尿急尿頻
2017-03-10 6 -
夏季泡中藥別超半小時
不同種類的中藥浸泡時間不同。紅花、魚腥草等花草類中藥,浸泡15~20分鐘即可;浙貝母、山藥、法半夏等根莖類中藥,因富含澱粉,浸泡時間則稍長些;一些動物類中藥,如烏鞘蛇、土鼈蟲等,要浸泡半小時以上。 通常一個藥方會涵蓋花草類、根莖類、動物類
2017-03-10 9 -
膏方的正確存放方法
膏方,又叫膏劑,以其劑型為名。在中醫理論裡,膏方是一種具有高級營養滋補和治療預防綜合作用的成藥。它是在大型複方湯劑的基礎上,根據人的不同體質、不同臨床表現而確立不同處方,經濃煎後摻入某些輔料而製成的一種稠厚狀半流質或凍狀劑型。 為了使膏方
2017-03-10 12 -
《本經》石膏功效釋義
石膏為《本經》中品。原文:味辛微寒。主治中風寒熱,心下逆氣,驚,喘,口幹舌焦,不得息,腹中堅痛,除邪鬼,產乳,金創。 石膏為硫酸鹽類礦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鈣(CaSO4·2H2O),即為生石膏,生石膏所含的水加熱後丟失而成煆石膏。
2017-03-10 15 -
中藥的四氣與五味
四氣五味是指中藥的性質和滋味。四氣五味學說是中藥藥性理論的基本內容之一。藥性是根據實際療效反復驗證然後歸納起來的,是從性質上對藥物多種醫療作用的高度概括。味的概念不僅表示味覺感知的真實滋味,同時也反映藥物的實際性能。藥味的確定是由口嘗而得
2017-03-10 5 -
中藥酌“十八反”和“十九畏”
“相反為害,深於相惡性”,相反的藥物應用在同一劑藥方裡,可能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故相反的藥物原則上禁止配伍應用。中醫在幾千年的嘗試和應用過程中,總結出了對人體危害極大的配伍禁忌,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十八反”和“十九畏”。 五代後
2017-03-10 24 -
紫草
碭山谷內喜家居,若問鴉銜草是今。煙氣熏來黃郎變,綃衣染就紫偏餘。瘡瘍有毒須臾解,痘疹無光頃刻舒。寒苦最能涼血熱,誤投滑利枉欷歔。注:本詩出自清·趙瑾叔《本草詩》。 紫草味苦寒無毒,入心包絡肝二經。圖經曰:生碭山山谷及楚地,今處處有之,人家
2017-03-10 7 -
幾種樹根的藥用
槐樹根為豆科植物槐樹的根皮,味苦平。有祛風除濕、消腫止痛之效。根含山槐素,葡萄糖甙及消旋山槐素。適用於中風強直,肌膚不仁,口瘡、牙痛、腸風下血。常用量6~15克,水煎服。外用治療燒燙傷、痔瘡。 椿樹根 椿樹根為苦斛植物椿樹的根皮。味苦寒。
2017-03-10 34 -
《本經》附子功效釋義
附子為《本經》下品。原文:味辛溫。主風寒咳逆邪氣,溫中,金創,破癥堅積聚、血瘕,寒濕痿躄、拘攣、膝痛不能行走。附子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子根加工品。《本經》雲其辛溫,與現在的認識有差別,現一般認為附子乃大辛大熱之品,溫裡散寒作用甚強。其主“風
2017-03-10 22 -
四因辨治肺間質纖維化(中)
痰為肺痹基本病理產物,肺位居上焦,為水之上源,主通調水道,肺氣虧虛,或肺病遷延,或肺陰耗損,無力輸布津液則生痰病。《醫門法律》指出:“肺之氣,行榮衛,布津液,水邪入之,則塞其道,氣凝則液聚,變成涎沫”。脾居中州,主運化水濕,當脾氣不足,運
2017-03-10 4 -
中藥材常見6種病蟲害的防治
立枯病:最初是幼苗基部出現褐斑,進而擴展成繞莖病斑,病斑處失水幹縮,致使幼苗成片枯死。此病危害黃芪、杜仲、人參、三七、白術、北沙參、防風和菊花等。防治辦法:降低土壤濕度,及時拔除病株,並用多菌靈等處理土壤,噴藥預防其他健株感染。枯萎病:發
2017-03-10 25 -
生薑與乾薑之異同
在《本經疏證》一書中,用不下於6000字的長文,結合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對於生薑與乾薑的具體運用,深刻地剖析並闡明了二藥之異同。 薑以中夏發生,感火氣以動,感土氣以昌盛,以培充金氣,迨交燥令而氣乃全,用乃具。隨採收方法及時節之不同,而
2017-03-10 32 -
常見消食藥材
凡以消積導滯、促進消化、治療飲食積滯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為消食藥。 本類中藥具有消化飲食積滯、開胃和中的功能。主要用於飲食積滯,腕腹脹滿、噁心嘔吐、不思飲食、大便失常等脾胃虛弱的消化不良證。 常見消食藥材 雞內金 萊菔子 穀芽 麥芽 神曲
2017-03-10 8 -
常見清熱藥材
凡以清解裡熱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為清熱藥。清熱藥的藥性寒涼,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涼血、解毒及清虛熱等功效。本類藥物主要用於表邪已解、裡熱熾盛,而無積滯的裡熱病證,如外感熱病、高熱煩渴、濕熱泄痢、溫毒發斑、癰腫瘡毒及陰虛發熱等。 針對熱證的
2017-03-10 10 -
常見驅蟲藥材
凡以驅除或殺滅人體寄生蟲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為驅蟲藥。 本類中藥多具毒性,入脾、胃、大腸經,對人體內的寄生蟲有毒殺、麻痹作用促使其排出體外。主要用於驅殺體內寄生蟲,如蛔蟲、蟯蟲、薑片蟲、絛蟲、鉤蟲等。驅蟲藥一般應在空腹時服用。孕婦、年老體
2017-03-10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