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皮膚科>正文

異位性皮炎症狀

臨床上根據異位元表現差異和對過敏原反應結果, 將異位性皮炎分成單純型和混合型, 單純型一般不併發呼吸系統症狀, 混合型一般都會出現哮喘、過敏性鼻炎等呼吸過敏症狀。

異位性皮炎可發生于嬰兒期、兒童期、青年期或成人期, 大部分患者多於出生後2~6個月發病(半數以上在出生後2年以內), 但也可發生於任何年齡。 男性患者略多於女性。 多形皮疹的主要表現有:紅斑、丘疹、丘皰疹、滲出結痂、苔蘚樣變和皮膚抓痕、皮膚乾燥、繼發感染, 多伴有瘙癢感。 年齡不同, 皮疹分佈及表現有所差異, 因此我們分階段來觀察異位性皮炎的症狀:

1.嬰幼兒期:皮疹最常見於面部, 也常見於其他暴露或易受摩擦刺激部位, 如四肢伸側。 會陰、臀部一般較少受累。 皮疹多表現為紅斑、散在或融合的水腫性丘疹、丘皰疹, 可有滲出及結痂, 瘙癢劇烈。 繼發感染或淋巴結腫大較常見。 病程遷延反復, 病情變化可受出牙、呼吸道感染、情感刺激、氣候變化等影響。

2.兒童期:兒童期異位性皮炎又可分二型, 即濕疹型和癢疹型。 皮疹多分佈于肘膝屈側、頸側、腕、踝等處。 嬰幼兒期的紅斑、丘疹逐漸被以苔蘚樣變為主的皮損所取代。 以癢疹型尤甚, 好發於四肢伸側及背後, 皮疹表現為全身性疏散分佈的米粒至黃豆大丘疹、損害處乾燥, 陳舊皮損小而硬。

病變處抓痕累累, 往往伴有局部淋巴結腫大。 可因搔抓以至繼發細菌感染。 病程呈慢性經過, 常反復發作, 可逐漸痊癒或發展遷延為成人期異位性皮炎。

3.成人期:多有嬰兒期或兒童期異位性皮炎的病史。 皮損慣發于四肢屈側、頸部、也可發生於前額、眼瞼、手背等處。 還偶有全身泛發者。 病變較局限, 皮疹多呈苔蘚樣變或淡紅色丘疹性片塊, 表面可見細鱗屑附著和色素沉著。 患處瘙癢劇烈, 往往因搔癢劇烈而繼發感染。 病程為慢性經過, 病性時輕時重, 通過適當治療最終也可逐漸痊癒。

一般來說, 異位性皮炎典型患者要經歷上述三個階段的表現, 即嬰兒期, 兒童期和成人期。 但也可不出現嬰兒期而直接進入兒童期或成人期異位性皮炎。

有些患者僅有異位性皮炎表現, 某些病人除有鼻炎外, 還可伴發其他過敏性疾病, 如支氣管哮喘、蕁麻疹、過敏性鼻炎等。 個別患者可伴發白內障和視網膜剝離, 此外, 本病患者往往伴有皮膚乾燥、毛囊角化、掌紋增多及皮膚白色劃痕征現象。 異位性皮炎易引起細菌感染或並發病毒性皮膚病。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