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寒冬的蜇伏, 春風初降, 春日融合, 萬物開始發萌, 逐漸欣欣向榮, 正是疏活筋骨的好季節。
春季養生主張早起, 穿著寬鬆舒適的衣物, 不佩戴任何飾物, 如手鐲、項鍊、耳環、腰帶等, 以免影響身體的氣血循行。 出門到空氣新鮮的庭院、草地、樹林裡漫步, 放鬆心情, 放慢腳步, 深深緩緩地呼吸, 細心體會大自然寂靜的音籟, 品味環境的美麗, 感受自身體內生理的韻律、蓬勃的生機!
由於經過寒冷的冬季, 衣著厚重, 吃香喝辣, 再加上春節時期的大魚大肉, 活動量又少, 體內很容易有積滯, 而發生頭昏體熱、橫隔拉緊、喉中痰涎增多,
春天應該少吃刺激性食物及不好消化的食品, 如糯米、麵團等, 多吃清淡之品。 如果有胸悶、痰涎氣噎, 喉嚨不適, 頭暈眼花的現象, 可用菊花、陳皮、牛蒡子、甘草、少許鹽泡水代茶飲, 可清肝明目, 消除食積, 並保持排便通暢。
從立春至春分, 人體的經氣分別運行於肝膽脾胃, 如果以上臟腑素有舊疾, 則可能在春季復發, 所以可以常常做下列保健操來健體:
一、一腳或前或後, 輕輕踮起腳跟, 再輕輕放下腳跟著地, 一腳做了幾次, 再換另一腳, 做了幾分鐘以後, 覺頭目舒適既可。
二、兩腳張開, 約與肩同寬,
以上保健操有疏肝健脾, 疏經活絡, 消除體內積滯的功效, 可以幫助排除冬季體內的食積, 是適合春季的養生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