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分為多種類型, 其中就包括原發性腦癱, 什麼是原發性腦癱?這種類型的腦癱我們應該全面的瞭解, 尤其是原發性腦癱的症狀是什麼需要及時的瞭解才能更準確地進行判斷, 那麼接下來為大家介紹原發性腦癱的症狀。
原發性腦癱患者表現為肌張力鬆弛, 關節活動的幅度增加, 扶坐時甚至不能維持體位, 不能豎頸, 腱反射正常或減弱, 智慧較差。 原發性腦癱的症狀主要特點是缺乏抗重力的能力而造成自主性運動的能力低下, 所以弛緩型腦癱患兒幾乎沒有維持姿勢的功能, 這種患兒肌張力變化的幅度比較大,
一般情況下, 原發性腦癱患兒對外界的反應較平淡。 由於肌張力低下, 抗重力能力的低下和維持某種姿勢能力的低下, 患兒頭部、軀幹的上抬及四肢的支撐均較困難, 所以這類患兒多喜歡採取仰臥位。 原發性腦癱的症狀表現為仰臥位時, 他的上肢、下肢均處於外展、外旋的狀態, 頭部偏向一側, 看起來好像一隻“青蛙”, 俗稱“青蛙姿勢”。
當將原發性腦癱患兒從仰臥位拉起或成坐位時, 其頭部會無力地向後耷拉。 在俯臥位時, 由於肌張力過低, 缺乏保護性的頭部側旋轉反應, 易發生呼吸道堵塞、窒息的危險。 原發性腦癱的症狀的明顯特徵是呼吸困難。 由於呼吸功能的障礙,
從新生兒開始, 弛緩狀況可延續至2~3歲, 如果給予足夠的刺激, 他們的肌張力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升高。 從弛緩型癱瘓到肌張力亢進, 有時可能非常迅速, 肌張力變化幅度也極大。 大部分軟癱患兒最終將轉變為手足徐動型, 另一小部分則轉變為痙攣型, 個別的會轉變為共濟失調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