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心理專家:孩子非上親子班不可嗎?

從你樓下幼稚園裡附屬的親子班, 到各種私立、國際化的幼教機構開辦的親子班, 親子班已經成了媽媽眼中繞不過去的一道風景。 到底該不該讓寶寶上親子班呢?該如何選擇合適的親子班?上了怕投入太大, 不上又擔心孩子學不到東西, 糾結啊!關於親子班, 心理專家本期跟你全面互動。

媽媽說:把選擇權交給孩子

其實我不能清晰地辨明, 孩子的智商或情商是否真的會在我們用金錢和時間搭起的親子班平臺上提高。 但我也沒能擺脫親子班這個魔咒。 在女兒18個月的時候, 我報了社區樓下的親子課,

每週3次, 每次1小時, 堅持了1年——這真是非常糾結的一段經歷!不能說沒有收穫, 但也並不順利。 它沒有我想像中那麼有效, 但也沒有給孩子留下什麼不好的影響, 到底要不要上親子班?

在得到幼稚園的錄取通知書後, 我將沒有上完的親子課程轉讓給了另一個家長, 希望他們能有更好的收穫。 儘管至今我仍弄不清楚為什麼她對親子課程有如此大的抵觸, 但這些都沒有影響到她成為一個聰明、活潑、可愛的小姑娘。 如果說我有什麼收穫, 那就是讓孩子自己去做選擇——她心裡非常清楚喜歡什麼, 不喜歡什麼。 我們需要的只是順應性的引導和鼓勵。 當發現孩子愛看書以後, 我就有意識地買一些繪本讀給她看, 直到有一天意外地發現她竟然認識很多字,

這個連圓圈都畫不完整的孩子提前開始了自主閱讀的旅程。 偶爾我有興致主動要給她讀故事, 還被拒絕掉, “我自己看!”。

到底上不上親子班?如果你在還在糾結著, 那不妨把這個選擇權交給孩子, 只要他們覺得放鬆、快樂就好!

●專家提醒你:親子班不是唯一的選擇

看上去這個寶寶是一個相對內向、在人際關係上敏感的孩子, 也就是父母所說的“膽小”。 這樣的孩子適應群體環境需要更多的時間以及成人的耐心。 我們通常覺得外向比較好, 羡慕那些很開朗大方的孩子, 其實每種氣質和性格都有它的好處, 作為父母需要首先接納孩子的獨特性。 所謂膽小, 也可以理解為比較穩重、謹慎,

比較注意觀察環境中的細微之處, 比較有主見, 就如家長所說的“心裡非常清楚喜歡什麼, 不喜歡什麼”。 多看孩子的優點, 家長的心態就能放鬆許多。

對於寶寶的現場表現, 媽媽比較在意的是孩子只參與部分環節, 在自我介紹和與互動方面參與較少。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強項和弱項, 孩子有一些願意參與的環節就可以了。 人際交往看上去是寶寶的弱項, 她雖然在課上沒有表現出來, 但是能在家中對鏡練習說明她已經有所學習和成長, 在這方面媽媽不必過於心急。

孩子對參與親子班以及對老師有一定抵觸情緒, 家長可能需要反思是否給了孩子太多壓力, 比如在孩子不想參與活動的時候讓孩子一定要參與。

有一種學習叫做“社會學習”, 即使孩子沒有參與僅僅旁觀, 也能有所收穫。 如果一開始孩子不想參與的時候容許孩子在一旁觀看, 也許孩子的抵觸情緒能夠小一點。 現在不上親子班了, 以後還會有各種社交的場合。 在這些場合給孩子更多的空間和選擇, 同時給孩子提供溫暖、安全的情感支持, 孩子在團體參與方面就會慢慢進步。

●專家觀點:重要的不是“親子班”, 是“親子”

親子班能有多大的效果, 取決於很多因素。 既有商家本身提供的產品品質, 也取決於孩子的性格以及家長對待的方式。 從孩子的發展來說, 3歲以下孩子成長最重要的因素是密切的親子關係。 當孩子能夠和父母——主要是母親形成親密的親子關係時, 就能夠主動探索外部世界,

逐漸學習與人交往, 與環境以及環境中的事物互動。 所以, 如果你能夠給孩子提供這樣一個安全的、穩定的、親密的親子關係, 孩子的健康成長就已經有了很好的保障了。

在此基礎上, 親子班可以成為一種拓展性的活動, 是你和孩子共同參與和分享的快樂時光。 反之, 如果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沒有得到很好的親子關係, 那麼再高端的親子班也無法彌補這種缺失。 所以, 真正重要的不是“親子班”, 而是“親子”。

“喜歡”是選擇親子班的第一標準!

如果你和你的孩子都很喜歡這個親子班的氛圍, 就不妨參加。 如果不知怎麼就是感覺不舒服, 那麼不管它的理論是什麼, 都沒有必要勉強去上。 親子班之所以糾結, 其實往往是糾結在金錢、時間、精力上的有限和對效果的不確定。放下“輸在起跑線”上的擔心以及攀比的心態,上或不上,你都是自由的。

我很糾結,非得上親子班嗎?

A關於親子班,如果一定要上,那只有一種情況,就是在現在幼稚教育資源緊缺的情況下,某些幼稚園拿親子班說事,親子班成了幼稚園的“坑班”。這種情況下,如果家長沒有其他資源和更好的選擇,就只能無奈接受。

還有一種情況可以上,就是家裡經濟寬裕,人力資源充足,親子班作為一種活動可豐富孩子的生活,孩子的看護者也正好有一個外出活動以及與其他人交流育兒心得的機會,這種情況下上上也無妨。但如果在經濟、時間、或人力並不充足的情況下,上親子班並非育兒的必選項,更不是不可取代的,上或不上,還是需要計算一下性價比。如果決定不上,完全無須為此糾結。

別人都上我們不上的話,心裡總不踏實。對於親子班我該有怎樣的期待?

A親子班對於孩子成長能夠起到的作用,主要是在以下兩方面,第一,給孩子提供一個群體的、社交的環境,對於平時生活環境比較單一的獨生子女來說,這樣一個環境可以促進孩子的社會性發展,讓孩子可以適應和其他人共處,學習與他人交往;第二,由於親子班會有一些教學內容,孩子可以參與一些活動,學習一些知識和技能。

以上這兩條作用並非不可取代。在社會交往方面,完全可以通過家族、鄰里、社區中的環境給孩子提供一個交往的空間。至於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也不是那麼“高科技”,那麼神秘,並非只有在親子班才能夠進行,其實孩子在其他場合可以通過各種活動學到。在親子班的好處是小夥伴的年齡會比較一致,教師可能經驗更豐富,活動選擇會更適合孩子的發展階段性,更有趣味性。

對於孩子的發展來說,給孩子提供一個既有安全感又有豐富刺激的環境是最能夠促進孩子成長的,如果親子班中有這樣的環境,孩子就能從中獲益。如果你能夠給孩子提供這樣的環境,孩子同樣能夠健康成長。

面對良莠不齊的親子班,我該怎樣選擇?

A首先是要看親子班是否具備正式的登記以及資質,教師具備什麼樣的教育程度和資質;其次要現場看看教室和教學設備,比如教室的清潔衛生,給孩子使用的玩具、用具是否適合本年齡段的孩子,是否安全;然後是要看給孩子提供的活動內容是否恰當,最好能夠試聽一、兩節課再做決定。

在試聽當中,要觀察老師是否能夠給孩子提供一個具有一定自主性的活動空間,是否能夠靈活、及時地處理不同孩子的不同反應。如果老師過於注重知識和技能的傳授,框架過於嚴格,看似讓孩子學了很多東西,但很可能會束縛孩子的思維,這樣的親子班不上也罷。讓孩子從事豐富的、好玩的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多體驗、多參與,他們自然能夠從中有所學習和成長,並不一定要有那種明確的語言上的回應,或者學會某種固定模式的反應。

誰更適合陪孩子上親子班?

A只要是孩子平時的照看者即可,如果說有差異,父母往往會比較能放得開,在班上會更鼓勵孩子有一些突破,如果是祖父母或保姆可能會更注重安全性。一般來說,只要是一個孩子可以信任、讓孩子在陌生場合有安全感的照看者就可以勝任。

其實往往是糾結在金錢、時間、精力上的有限和對效果的不確定。放下“輸在起跑線”上的擔心以及攀比的心態,上或不上,你都是自由的。

我很糾結,非得上親子班嗎?

A關於親子班,如果一定要上,那只有一種情況,就是在現在幼稚教育資源緊缺的情況下,某些幼稚園拿親子班說事,親子班成了幼稚園的“坑班”。這種情況下,如果家長沒有其他資源和更好的選擇,就只能無奈接受。

還有一種情況可以上,就是家裡經濟寬裕,人力資源充足,親子班作為一種活動可豐富孩子的生活,孩子的看護者也正好有一個外出活動以及與其他人交流育兒心得的機會,這種情況下上上也無妨。但如果在經濟、時間、或人力並不充足的情況下,上親子班並非育兒的必選項,更不是不可取代的,上或不上,還是需要計算一下性價比。如果決定不上,完全無須為此糾結。

別人都上我們不上的話,心裡總不踏實。對於親子班我該有怎樣的期待?

A親子班對於孩子成長能夠起到的作用,主要是在以下兩方面,第一,給孩子提供一個群體的、社交的環境,對於平時生活環境比較單一的獨生子女來說,這樣一個環境可以促進孩子的社會性發展,讓孩子可以適應和其他人共處,學習與他人交往;第二,由於親子班會有一些教學內容,孩子可以參與一些活動,學習一些知識和技能。

以上這兩條作用並非不可取代。在社會交往方面,完全可以通過家族、鄰里、社區中的環境給孩子提供一個交往的空間。至於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也不是那麼“高科技”,那麼神秘,並非只有在親子班才能夠進行,其實孩子在其他場合可以通過各種活動學到。在親子班的好處是小夥伴的年齡會比較一致,教師可能經驗更豐富,活動選擇會更適合孩子的發展階段性,更有趣味性。

對於孩子的發展來說,給孩子提供一個既有安全感又有豐富刺激的環境是最能夠促進孩子成長的,如果親子班中有這樣的環境,孩子就能從中獲益。如果你能夠給孩子提供這樣的環境,孩子同樣能夠健康成長。

面對良莠不齊的親子班,我該怎樣選擇?

A首先是要看親子班是否具備正式的登記以及資質,教師具備什麼樣的教育程度和資質;其次要現場看看教室和教學設備,比如教室的清潔衛生,給孩子使用的玩具、用具是否適合本年齡段的孩子,是否安全;然後是要看給孩子提供的活動內容是否恰當,最好能夠試聽一、兩節課再做決定。

在試聽當中,要觀察老師是否能夠給孩子提供一個具有一定自主性的活動空間,是否能夠靈活、及時地處理不同孩子的不同反應。如果老師過於注重知識和技能的傳授,框架過於嚴格,看似讓孩子學了很多東西,但很可能會束縛孩子的思維,這樣的親子班不上也罷。讓孩子從事豐富的、好玩的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多體驗、多參與,他們自然能夠從中有所學習和成長,並不一定要有那種明確的語言上的回應,或者學會某種固定模式的反應。

誰更適合陪孩子上親子班?

A只要是孩子平時的照看者即可,如果說有差異,父母往往會比較能放得開,在班上會更鼓勵孩子有一些突破,如果是祖父母或保姆可能會更注重安全性。一般來說,只要是一個孩子可以信任、讓孩子在陌生場合有安全感的照看者就可以勝任。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