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是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交往方式, 而許多父母卻掌握不好與孩子溝通的原則和方法,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 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調皮, 那麼, 這個時候家長該怎麼辦呢?你家孩子喜歡搞“小破壞”嗎?
這樣的“破壞性”其實是值得鼓勵的。 把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拆開, 是孩子學習探索的一種表現, 他們不是故意去破壞一個東西, 而是因為他對這個東西感興趣, 想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 比如很多男孩喜歡把玩具拆開, 去看車子裡面到底是什麼, 車子為什麼會動等, 他是沉浸在了自己喜歡的事物裡面,
對於孩子這樣的“破壞”, 家長首先要對孩子有寬容的心態, 因為破壞的過程就是個學習的過程。 不要嚴厲地批評孩子, 也千萬不要說“不許再把玩具拆了, 不然下次就不給你買了”等這樣警告和威脅的話。 因為家長的批評和威脅很可能會扼殺孩子可貴的探索精神。

其次, 家長應該盡可能地鼓勵並且參與進來, 因為孩子“破壞”的過程, 是一個手、眼都在活動的過程, 能夠促進他們思維的發展。 鼓勵孩子適當地“破壞”, 就是在鼓勵孩子的創造力, 以及對更多事物的探索興趣。 所以, 當家長看見孩子把機器人拆了, 應該蹲下來參與到孩子的活動中, “機器人裡面是什麼啊, 怎麼會動的啦?”引導、幫助他們一起尋找結果, 然後再跟孩子一起把拆開的玩具恢復原樣。 這樣才能讓孩子在“破壞”——探究——重建中獲得心理的滿足。
家長們在鼓勵孩子“破壞”的行為之餘, 還要有意識地創造條件, 引導孩子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 家長要多提些問題讓他們去猜、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