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質豐裕的現代社會, 啤酒早已成為飯桌上的主角之一。 平常生活中的聚餐、大型聚會, 餐桌上到處可見都有啤酒, 日常飯後喝點啤酒解解渴, 夏天睡前喝點啤酒降降溫等等, 這些都是我們現代人最愛做的事情了。 然而啤酒含有豐富的糖類、維生素、氨基酸、無機鹽和多種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 被稱為“液體麵包”, 人通過適量的飲用, 對於增進食欲、促進消化和消除疲勞確實是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 近年的醫學研究發現, 如果人們長期大量的飲用啤酒, 不僅會對身體造成損害, 也會對人體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
啤酒心。 在酒類飲料中, 啤酒的酒精含量最少, 一升啤酒的酒精含量相當於一兩多白酒的酒精含量, 所以許多人把啤酒當作消暑飲料。
啤酒肚。 由於啤酒營養豐富、產熱量大, 長期大量飲用會造成體內脂肪堆積, 致使大腹便便, 形成“啤酒肚”。 從而易導致血脂、血壓升高。
結石和痛風。 有關資料還表明, 萎縮性胃炎、泌尿系統結石等患者, 大量飲用啤酒會導致舊病復發或加重病情。 這是因為釀造啤酒的大麥芽汁中含有鈣、草酸、烏核苷酸和嘌呤核苷酸等, 它們相互作用, 能使人體中的尿酸量增加一倍多, 不但促進膽腎結石形成, 而且可誘發痛風症。
胃腸炎。 大量飲用啤酒, 使胃黏膜受損,
癌症。 飲啤酒過量還會降低人體反應能力。 美國癌症專家發現, 大量飲啤酒的人患口腔癌和食道癌的危險性要比飲烈性酒的人高3倍。
鉛中毒。 啤酒釀造原料中含有鉛, 大量飲用後, 血鉛含量升高, 使人智力下降, 反應遲鈍, 嚴重者損害生殖系統;老年易致老年性癡呆症。
要合理的飲用啤酒, 做到適量適溫。 首先應適量。 成人每次飲用量不宜超過300毫升(不足一易開罐量), 一天不超過500毫升(一啤酒瓶量), 每次飲用100~200毫升更為適宜。 其次是適溫。 飲用啤酒最適宜的溫度在12℃~15℃, 此時酒香和泡沫都處於最佳狀態, 飲用時爽口感最為明顯。 再者不宜與醃熏食品共餐。 宜食水果及清淡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