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機體賴以生存的必要物質, 約占體重的60%。 機體失水5%以上, 就會感到乏力, 失水200%以上就會死亡。 水分在體內既是營養成分運輸的載體, 也是代謝產物排出體外的媒介。
水是指飲用水、食物、水果、飲料、補液等所有進入體內的液體。 冰、牛奶、飲料、粥、湯等也是入水量的一部分。 成人每日所需水分約為2500ml, 其中1200ml來自飲水, 1000ml來自食物, 300ml來自食物代謝後產生的水。 而水的排出主要依靠腎臟, 可達1000~2000ml, 糞便中排出約200ml, 汗液排出約500ml, 肺呼出約300ml。 每日需水量應隨氣溫、活動強度、身體狀況的不同而調整。 所以, 常人不能等到口渴時才想起去喝水,
大多數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炎)患者不需要限制飲水量。 輕度水腫的患者應適當降低飲水量。 出現明顯水腫和高血壓的慢性腎炎患者則必須要嚴格限制水分的攝入, 同時限制鈉鹽攝入。 尿量減少的患者需要量入為出, 根據24小時的尿量決定飲水的量, 通常每日總入水量為前一日尿量+5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