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用藥時要注意些什麼呢?有些婦女在行經期間腹痛明顯以至影響正常生活及工作, 甚至常需用藥, 稱之為痛經。
痛經用藥時的注意事項:
(1)應消除不必要的精神緊張, 及時治療全身性疾病, 增強體質。
(2)經期避免劇烈活動和過度勞累。
(3)痛經發作時可用阿托品、顛茄片等藥物解痙。
(4)如痛經與前列腺素有關, 可用抗前列腺素的藥物, 常可取得較為滿意的效果。 常用藥物為:消炎痛, 每次25毫克, 每日2~3次口服;甲氯滅酸, 每次250毫克, 每日3次;乙醯水楊酸(阿司匹林), 每次0.3~0.6克, 每日3次口服等。 上述藥物可于疼痛開始時服用,
(5)因痛經見於排卵型的月經, 故臨床上可用雌、孕激素抑制排卵而達到治療目的。
(6)中藥辯證論治、理療、針灸皆可酌情應用。
近年來的研究證明, 子宮內膜與血內前列腺素含量的增高、遊 離鈣離子增加、子宮肌纖維痙攣性收縮是原發性痛經發病的三個環節。 那麼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阻止游離鈣的增加、抑制子宮平滑肌過度收縮的藥物都可以用於痛經的治療。
(1)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劑:這類藥物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活性, 減少前列腺素的合成與釋放, 防止子宮平滑肌過度收縮與痙攣, 能迅速控制痛經。 如乙酸水楊酸、消炎痛、甲氯滅酸、抗風濕靈、萘普生等。
(2)鈣離子拮抗劑:鈣離子拮抗劑既能阻滯經膜轉運的鈣離子流動, 又能阻止細胞內鈣庫的鈣釋放, 從而降低細胞漿中鈣離子濃度以達抑制子宮平滑肌過度收縮和痙攣。 常用的藥物有心痛定。
(3)抑制子宮過度收縮藥物:通過降低外周血管收縮反應的藥物如可樂寧, 可以使痛經緩解;通過拮抗去甲腎上腺素和前列腺素而引起子宮肌收縮或降低收縮頻率的維生素K, 也可用於痛經的治療。
另外, 一直延用的止痛經藥物還有元胡素乙素、阿托品、黃體 酮、乙底酚等。
中醫治療以理氣活血溫中法為主, 如肉桂3克、失笑散15克, 二藥共研細末, 分12包, 在經前6天開始服, 每日2次, 每次1包, 開水沖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