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神經科>正文

精神病會出現哪些併發症

提到精神病, 大家通常都會想到神志不清、瘋瘋癲癲的人, 其實這類的病人多是由於受到某些刺激而引起的精神異常, 對於這種病人我們不應該害怕或者厭惡, 而是應該友好的對待他們, 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精神病患者容易出現的一些併發症。

被害妄想:這是所有精神病人最常見的症狀之一, 多數病人採取忍耐、逃避的態度, 少數病人也會“先下手為強”, 對他的“假想敵”主動攻擊。 對此, 最重要的是弄清病人的妄想物件, 即:病人認為是誰要害他。 如果病人的妄想物件是某個家裡人, 則應儘量讓這位家屬遠離病人,

至少不要讓他與病人單獨在一起。

抑鬱情緒:精神病病人在疾病的不同時期, 可能出現情緒低落, 甚至悲觀厭世。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 有相當一部分自殺成功的病人, 是在疾病的恢復期實施自殺行為的。 病人在精神病症狀消除以後, 因自己的病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 不能正確對待升學、就業、婚姻等現實問題, 感到走投無路, 因此選擇了輕生。 對此, 家屬一定要防患於未然, 要儘早發現病人的心理困擾, 及時疏導。

極度興奮:病人的精神症狀表現為嚴重的思維紊亂、言語雜亂無章、行為缺乏目的性, 這類病人也可能出現自傷或傷人毀物。 由於病人的興奮躁動是持續性的, 家屬有充分的思想準備, 一般比較容易防範。

家屬要保管好家裡的刀、剪、火、煤氣等危險物品, 但最根本的辦法, 是使用大劑量的、具有強烈鎮靜作用的藥物來控制病人的興奮。

藥源性焦慮:抗精神病藥的副作用之一是可能引起病人莫名的焦躁不安、手足無措, 並伴有心慌、出汗、恐懼等。 這些表現多是發作性的, 多數發生在下午到傍晚時分, 也有的病人在打長效針以後的2到3天內出現上述表現。 這種時間上的規律性, 有助於家屬判斷病人的焦慮情緒是否由於藥物所致。

通過上述內容的介紹我們知道, 精神病患者若得不到及時治療容易出現一些危險的併發症, 如被害妄想、抑鬱、極度興奮等, 這些症狀若得不到控制會使患者做出危害社會的事,

十分危險, 所以當大家身邊有精神病患者時一定要帶其及早就醫, 以免造成嚴重的後果。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