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 強迫症多用“心臟”病變有關, 故將其分為心陽不振、心血淤阻、心虛膽怯、痰火擾心、水氣淩心等型, 其中心陽不振、心血淤阻等型比較常見。
1、心陽不振型
證見:以強迫性動作為主, 如強迫計數、強迫洗手等。 同時可伴有面色蒼白, 形寒肢冷, 胸悶氣短等表現, 活動時症狀加重。 治療:多用樂令建中湯, 由黨參、黃芪、茯苓、炙甘草、桂枝、桂心、半夏、白芍、麥冬、大棗、生薑、細辛等藥物組成, 方中黨參、黃芪、炙甘草補氣, 桂枝、桂心、細辛溫補心陽;茯苓、半夏健脾化痰;當歸、麥冬、白芍補血養心;生薑、大棗調和營衛, 諸藥合用,
2、心血淤阻型
證見:以強迫性念頭為主, 可伴有心悸, 胸悶不適, 口唇青紫等表現。 治療:多用桃仁紅花煎加味治療, 由桃仁、紅花、丹參、赤芍、川芎、延胡索、香附、青皮、生地、當歸、龍骨、牡蠣等藥物組成, 方中桃仁、紅花、丹參、赤芍、川芎活血化瘀;延胡索、香附、青皮理氣、通脈;生地、當歸養血和血;龍骨、牡蠣鎮心神, 諸藥合用, 共奏活血化瘀、養血安神之功。 臨床應用時還可隨證加減, 氣虛甚者, 去香附、青皮, 加黨參、黃芪、黃精以補氣益氣;陽虛甚者, 去香附、青皮, 加淫羊藿、附片、肉桂等溫經助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