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是指嚴重的心理障礙,
患者的認識、情感、意志、動作行為等心理活動均可出現持久的明顯的異常,
不能正常的學習、工作、生活,
動作行為難以被一般人理解。
在病態心理的支配下,
有自殺或攻擊、傷害他人的動作行為。
下面主要瞭解一下誘發精神病的原因。
一、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是決定個體生物學的特徵。
在某些精神疾病病因中有一定地位。
也是精神疾病病因中確實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如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鬱症、人格障礙、精神發育遲滯某些類型等具有明顯遺傳傾向。
據國內外調查資料,
二、體質和性格因素
1、體質, 是在遺傳的基礎上個體發育過程中內外環境相互作用, 而形成的整個機體的機能狀態和軀體狀態。 性格, 是先天的稟賦素質和後天的環境影響下形成的心理特點。 體質和性格與精神疾病的發生有些相關, 有的研究者從形態、生理和心理學的觀點把人們的體型分為四種類型:①瘦長型, 多見於精神分裂症;②肥胖型, 往往見於躁狂抑鬱症;③力士型, 常見於癲癇;④發育異常, 可見於精神發育遲滯。
2、性格, 病前性格特徵與精神疾病的發生有著密切關係,
三、男女性常見誘因
1、女性由於性腺內分泌和某些生理過程的特點如月經、妊娠、分娩和產褥的影響, 常可出現情感多變、衝動或抑鬱、焦慮等。 同時女性富於情感、易脆弱、敏感等。 往往由於心理的應激可引起腦機能障礙。
2、男性常因飲灑、吸毒、外傷、性病、感染等機會較多。 因而易患酒依賴, 腦動脈硬化性精神障礙, 顱腦損傷性精神障礙和神經衰弱等。
溫馨提示:注意精神衛生, 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 培養強而均衡的性格和良好生活習慣。 積極預防和及時治療軀體疾病。 實行優生優育, 杜絕近親婚配等, 都是預防精神病發生的有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