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女人>正文

吃蜂蜜有什麼好處?

蜂蜜, 是昆蟲蜜蜂從開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釀制的蜜。 蜜蜂從植物的花中採取含水量約為80%的花蜜或分泌物, 存入自己第二個胃中, 在體內轉化酶的作用下經過30分鐘的發酵, 回到蜂巢中吐出, 蜂巢內溫度經常保持在35℃左右, 經過一段時間, 水份蒸發, 成為水分含量少於20%的蜂蜜, 存貯到巢洞中, 用蜂蠟密封。 蜂蜜的成分除了葡萄糖、果糖之外還含有各種維生素、礦物質和氨基酸。 1千克的蜂蜜含有2940卡的熱量。 蜂蜜是糖的過飽和溶液, 低溫時會產生結晶, 生成結晶的是葡萄糖, 不產生結晶的部分主要是果糖。

蜂蜜的功效與作用:護膚美容、抗菌消炎、促進組織再生、促進消化、提高免疫力、促進長壽、改善睡眠、保肝作用、抗疲勞、促進兒童生長發育、保護心血管、潤肺止咳等。

蜂蜜的功效一:護膚美容

新鮮蜂蜜塗抹於皮膚上, 能起到滋潤和營養作用, 使皮膚細膩、光滑、富有彈性。

用法:

1、蜂蜜面膜:用蜂蜜加2-3倍水稀釋後, 每天塗敷面部。 也可用麥片、蛋白加蜂蜜製成面膜敷面, 使用時按摩面部10分鐘, 使蜂蜜的營養成分滲透到皮膚細胞中。

2、甘油蜂蜜面膜:取一份蜂蜜, 半份甘油, 三份水, 加適量麵粉調和後, 製成面膜, 每次在臉上敷20分鐘左右, 再用清水洗淨, 可使皮膚滑嫩, 細膩。

3、蛋蜜膜:新鮮雞蛋一隻, 蜂蜜一匙, 將兩者攪拌均勻, 用軟刷子塗刷在面部後進行按摩。

待自然風乾後, 用清水洗淨。 每週再次, 具有潤膚去皺、益顏美容的功效。

4、葡萄汁蜂蜜面膜:在一匙葡萄汁中加入一匙蜂蜜, 邊攪拌加入麵粉, 調勻後敷面, 10分鐘後用清水洗去, 油性皮膚常使用此法, 能使皮膚滑潤, 柔嫩。

5、冬季皮膚乾燥, 可用少許蜂蜜調和水後塗於皮膚, 可防止乾裂, 可豕蜂蜜代替防裂膏。

蜂蜜的功效二:抗菌消炎、促進組織再生

優質蜂蜜在室溫下放置數年不會腐敗, 表明其防腐作用極強。 實驗證實, 蜂蜜對鏈球菌、葡萄球菌、白喉桿菌等革蘭陽性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用法:在處理傷口時, 將蜂蜜塗於患處, 可減少滲出、減輕疼痛, 促進傷口癒合, 防止感染。

蜂蜜的功效三:促進消化

研究證明,

蜂蜜對胃腸功能有調節作用, 可使胃酸分泌正常。 動物實驗證實, 蜂蜜有增強腸蠕動的作用, 可顯著縮短排便時間。

用法:蜂蜜對結腸炎、習慣性便秘有良好功效, 且無任何副作用。 蜂蜜可使胃痛及胃燒灼感消失, 紅細胞及血紅蛋白數值長高。 患胃十二指腸潰瘍的人, 常服用蜂蜜, 也有輔助作用。

蜂蜜的功效四:提高免疫力

蜂蜜中含有的多種酶和礦物質, 發生協同作用後, 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 實驗研究證明, 用蜂蜜飼喂小鼠, 可以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

用法:國外常用蜂蜜治療感冒, 咽喉炎, 方法是用一杯水加2匙蜂蜜和1/4匙鮮檸檬汁, 每天服用3-4杯。

蜂蜜的功效五:促進長壽

前蘇聯學者曾調查了200多名百歲以上的老人, 其中有143人為養蜂人,

證實他們長壽與常吃蜂蜜有關。 蜂蜜促進長壽的機制較複雜, 是對人體的綜合調理, 而非簡單地作用於某個器官。

用法:蜂蜜最好使用40℃以下的溫開水或涼開水稀釋後服用。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中醫減肥有什麼好處?

    您好,中醫減肥的“副作用”很小。減肥產品的消費者都希望能夠安全減肥,而非破壞性減肥,如頭暈、瀉肚、嘔吐等不良反應,更不希望有毒物質殘存在體內。 [詳細答案]

  • 1回答

    吃柚子有什麼好處

    1,好處:柚子不但營養價值高,而且還具有健胃、潤肺、補血、清腸、利便等功效,可促進傷口癒合,對敗血病等有良好的輔助療效。此外,由於柚子含有生理活性物質皮甙,所以可降低血液的黏滯度,減少血栓的形成,故... [詳細答案]

  • 1回答

    吃蛇肉有什麼好處

    蛇肉的營養價值 和食用禁忌簡 介: 蛇肉性味甘咸平,含有蛋白質、脂肪、多種無機鹽、糖類、鈣、磷、鐵、鋅及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等成分。具有補氣血,祛風邪,通經絡的作用。 別 名: 蟒蛇肉,... [詳細答案]

  • 1回答

    維生素b有什麼好處

    首先人體需要注意各方面的營養攝入量均衡,避免導致的激素不平衡的現象,尤其是對於內分泌的影響是比較大的,長期的缺乏身體內的維生素b的話,是會導致脫髮,水泡,過敏,喉嚨乾燥等多種問題。或者是和個人的膚... [詳細答案]

  • 1回答

    用鹽水洗臉有什麼好處

    能收縮毛孔 要先用熱水把毛孔打開,才能把黑頭洗淨。然後再用鹽水洗,有殺菌收斂的作用。 濃度不宜過大。否則要再次用清水沖洗。 而且還能防治痘痘!效果不錯的,沒有副作用,比市面上許多護膚品健康多了不會... [詳細答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