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刮痧是傳統的自然療法之一, 它是以中醫皮部理論為基礎, 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膚相關部位刮拭, 以達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之目的。 明代郭志邃著有《痧脹玉衡》一書, 完整地記錄了各類痧症百餘種。 那麼, 背部刮痧有什麼好處呢?
一、調節陰陽
陰陽是中醫理論的基本核心。 人體在正常的情況下, 保持著陰陽相對平衡的狀態。 如果因七情六淫以及跌僕損傷等因素使陰陽的平衡遭到破壞時, 就會導致“陰勝則陽病, 陽勝則陰病”等病理變化, 而產生“陽盛則熱, 陰盛則寒”等臨床證候。 刮痧保健的關鍵就在於根據證候的屬性來調節陰陽的偏盛偏衰,

刮痧調和陰陽的作用, 基本上是通過腧穴配伍和刮痧手法來實現的。 例如:病在經絡、在皮肉者屬表, 刮痧宜輕刮;病在臟腑、在筋骨者屬裡,
二、活血化瘀
人體肌肉、韌帶、骨骼一旦受到損傷, 在局部產生淤血, 使經絡氣血流通不暢, 若瘀血不消, 則疼痛不止。 這時在局部或相應腧穴刮拭, 可使淤血消除, 新血得生, 經絡暢通, 氣血運行, 達到通則不痛之目的。 這就是刮痧活血化瘀的作用。
三、清熱消腫
根據中醫治法中“熱則疾之”的原理, 通過放痧手法的刺激, 使熱邪疾出, 以達清熱之目的, 使內部陽熱之邪透達體表, 最終排出體外, 以清體內之瘀熱、腫毒。
四、祛痰解痙, 軟堅散結
由痰濕所致的體表包塊及風證, 通過刮痧、放痧治療,

五、扶正祛邪
刮治病變相應腧穴的皮膚, 使之出現青、紫充血的痧痕, 使腠理得以開啟疏通, 將滯於經絡腧穴及相應組織、器官內的風、寒、痰、濕、瘀血、火熱、膿毒等各種邪氣從皮毛透達於外, 使經絡得以疏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