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兒童常見的6種心理發育問題

問卷分析發現, 有7.39%的兒童不同程度地存在神經心理發育問題。 按照檢出率的高低排序, 位於前五位的分別是:感覺統合失調、動作問題、注意缺陷、溝通障礙、孤獨行為。

兒童神經發育障礙越早干預效果越好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 以兒童孤獨症為代表的兒童神經障礙給家庭、社會帶來沉重負擔, 嚴重影響了人口素質的提高。 兒童神經發育障礙包括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智力發育障礙、孤獨症譜系障礙、溝通障礙、動作障礙等疾病。 然而很多年輕的父母面對孩子出現的異常行為, 往往感到疑惑, 不知道是否該求教神經心理專科醫生。

不管孩子多大, 只要是發現孩子出現行為異常、睡眠障礙、性格缺陷、情感障礙、社交不良、性角色偏差等情況, 都應該及時帶孩子去兒童心理門診、小兒神經內科, 請兒童神經心理專科醫生和你一起關注孩子的神經心理發育, 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兒童神經發育障礙干預越早, 效果越好, 干預的時機和方法選擇是影響干預效果的關鍵因素。 目前針對兒童神經發育障礙的醫學干預主要是採用綜合性康復治療, 包括心理治療、康復治療和臨床治療。

兒童常見神經心理發育問題

6歲以下孩子常見的神經心理發育問題主要有:

1、言語發育延遲:兒童口頭語言出現較同齡正常兒童遲緩, 發展也比正常兒童緩慢。

一般認為18個月不會講單詞, 30個月不會講短句者均屬於言語發育延遲。

2、口吃:說話時言語中斷、重複、不流暢的狀態, 是兒童期常見的語言障礙。 約有半數口吃的兒童在5歲前發病。

3、注意障礙:兒童常常不能注意細節, 或在做功課、或其他活動中出現漫不經心的錯誤;別人對他(她)講話時常常顯得沒在聽;常常無法始終遵守指令, 無法完成功課、日常雜務;在日常活動中常常忘事。

4、多動障礙:兒童雙手或雙足常常不安穩, 或坐著時蠕動;在課堂或其它要求保持座位的場合離開位子;遊戲時常常不適當的喧嘩;活動過分, 社會環境或別人的要求無法使患兒顯著改觀;常常說話過多。

5、抽動症:指局限於身體某一部位的一組肌肉或兩組肌肉出現抽動。

表現為眨眼、擠眉、皺額、咂嘴、伸脖、搖頭、咬唇和模仿怪相等, 多見於5歲以上的兒童。

6、孤獨症:一類以嚴重孤獨、缺乏情感反應、語言發育障礙、刻板重複動作和對環境奇特反應為特徵的疾病, 多見於男孩。

7、咬指甲:兒童時期很常見的不良行為, 男女兒童均可發生。 程度輕重不一, 重者可引起局部出血, 甚至甲溝炎。 愛咬指甲的孩子常伴有睡眠不安和抽動。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