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寶寶會有黃疸的原因:嬰兒體內產生膽紅素的量過多, 但是肝臟的功能尚未發育成熟不能分解排出這些膽紅素, 再加上有些正常經由膽道已經排出到了腸內的膽紅素又再被嬰兒的腸道吸收回到血液內, 這些因素加在一齊都會使新生兒特別容易出現黃疸現象。 很多媽媽都不知道新生兒黃疸是怎麼回事, 其實是寶寶產生膽紅素的量過多且無法排除, 就會出現黃疸, 黃疸吃什麼也是媽媽問的最多的, 我們一起來看看黃疸兒吃什麼好?
新生兒黃疸吃什麼好
1、可以吃茵梔黃退黃
方1茵陳15克,
2、 茵陳鯽魚湯:
退黃疸、清濕熱、健脾和胃
原料:茵陳30克, 鯽魚300克, 蔥末5克, 薑片5克。
調料:鹽3克, 料酒10克, 植物油20克。
做法:
(1)、鍋內倒入適量清水, 放入洗淨的茵陳, 大火煮開後, 改用小火煮約20分鐘, 去渣取汁備用;
( 2)、將鯽魚去鱗、鰓、內臟, 洗淨;在魚身上劃上花紋, 抹上少許鹽和料酒, 醃制片刻;
(3)、炒鍋加油燒熱,
(4)、將藥汁倒入鍋內, 放入薑片, 用中火煮約10分鐘, 加入鹽, 撒上蔥花即成。
3、白茵奇金燙
藥物:綿茵陳12克, 陳皮5克, 白茅藤、金錢草、奇良各7克。 此為10歲兒童用量, 可根據年齡適量增減。
用法:每天1劑, 水煎服。
4、茵郁板棗湯
藥物:綿茵陳、蒲公英各10-30克, 郁金8-12克, 板藍根、大棗、虎杖各10-15克。
用法:每天1劑, 文火水煎, 取液300-400毫升, 每天3-4次。
食療預防新生兒黃疸偏方:
1、白蘿蔔葉3g, 花生葉2g。 水煎服, 每天1至2回。
2、枸杞子2g, 枇杷葉1g。 水煎服, 每天2回。
3、薏苡仁3g, 山楂2g。 水煎服, 每天1至2回。
4、玉米葉、冬瓜皮各3g。 水煎服, 每天2至3回。
5、鮮馬齒莧10g, 冰糖2g。 水煎喂服, 每天2回。
6、鮮藕15g, 赤小豆3g。 水煎喂服, 每天2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