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吃藥的秘密 喝中藥未必都趁熱


喝中藥未必都趁熱

“藥熬好了, 快趁熱喝了吧”—我們經常聽到有人對病人說這句話。 中藥煎好後需要趁熱喝嗎?其實, 中藥未必都要趁熱喝。 對於某些患者和疾病而言, 中藥藥汁的溫度可以靈活掌握。

一般的中藥湯劑應該“溫服”, 即藥湯煎煮後立即濾出, 在常溫下晾至30℃~40℃時再喝, 特別是對胃腸道有刺激性的藥物, 如瓜蔞仁、乳香等, 溫服和胃益脾, 能減輕刺激。 丸、散類的中成藥應該以溫開水送服, 這也是溫服的一種。 發散風寒的中藥如麻黃、桂枝、荊芥、防風等, 應該“熱服”, 並且可在服後吃些熱稀飯、熱水, 以助藥力。

解毒、清熱的藥, 尤其是夏天解暑的中藥, 則“冷服”效果更好。 這是為什麼呢?對於清熱類中成藥片劑或膠囊劑, 用溫水或涼開水送服比較好, 水溫太熱, 會導致藥物中的揮發性成分揮發掉。 而對於感冒清熱顆粒等顆粒狀清熱類中成藥, 通常會含有一些清溫解表的成分, 水溫過熱也會影響藥效。 因此, 對於這類顆粒狀中成藥, 應當用60℃~70℃的水衝開, 等水溫降至40℃左右時再服用。

喝中藥飲食忌口分六種

1辛辣類:

此類食物多辛熱, 有通陽健胃之功效, 若過多食用則易生痰動火, 散氣耗血, 故該類飲食僅適合於寒證疾病者, 而不適於陰虛陽亢之體及血證、溫病、痔瘺、癰癤患者等。 此類食物包括蔥、蒜、韭菜、生薑、酒、辣椒等。 如辣椒屬熱性,

若有發熱、便秘、尿短赤、口乾渴、唇燥、咽喉腫痛、鼻衄、舌質紅等熱象者食用, 必然會加重“上火”症狀, 從而抵消清熱涼血及滋陰藥物的功效, 故熱證病人就診中醫不可同食辣椒。

2魚腥類:

此類食物多為鹹寒而腥之品, 且含有異性蛋白, 易引起過敏反應, 多食易傷脾胃並誘發疾病, 故脾胃有病者不宜多吃, 尤其是過敏體質者更不可食之。 此類食物有黃魚、鯉魚、帶魚、蚌肉、蝦、螃蟹等, 而鯉魚、沙丁魚、鯰魚、黃魚、螃蟹、黃泥螺最易引起過敏。 魚腥類食物亦屬發物。

3發物類:

此類食物均為動風生痰助火之品, 由於疾病對食物選擇程度的大小不同, 其“發”亦有異。 此類食物有蘑菇、香蕈、筍、芥菜、南瓜、公雞肉、豬頭肉、母豬肉等。 如肝陽上亢、肝風內動患者當禁吃公雞肉、豬頭肉;疔、癤、瘡、癰等皮膚疾患者,

當禁吃香蕈、蘑菇、筍、公雞肉、豬頭肉、母豬肉, 否則會加速紅腫、生膿;有腸胃病者禁吃南瓜, 因南瓜含有糖分, 多吃會產生較多的酸, 對胃腸有刺激。 鑒此, “發”者,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有促進疾病惡化之意。

4生冷類:

此類食物性多寒涼, 主要作用為清熱解渴, 故適合熱證疾病。 但卻易影響胃腸功能, 因此虛寒體質者及胃腸病患者, 當禁忌。 如白蘿蔔性寒, 具有消食、化痰、理氣之功效, 若體質虛寒及胃腸病患者食之, 豈不寒上加寒, 胃腸功能更差。 另外, 在同時服用人參和其它滋補藥時, 由於藥性相惡, 可降低或消除補藥之效力, 故蘿蔔與人參不宜同服。

5油膩類:

此類食物包括動物的油脂及油煎、油炸的硬固食物。

油膩有損脾胃健運, 故凡外感疾病、黃疸、泄瀉者當禁忌。 油煎、油炸之食物質硬、燥熱, 不易消化, 胃腸有病及“上火”者忌食。

6酸澀類:

酸過多則對腸胃有刺激, 故胃酸過多、胃腸潰瘍患者禁食。 澀者, 大多含鞣質。 如茶葉含有鞣質, 而濃茶含量更高, 與中草藥同服時, 可與中草藥中某些蛋白質、生物鹼、重金屬鹽結合產生沉澱, 這就會影響藥物有效成分的吸收, 同時對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吸收也有影響。 因此, 在服用中草藥時, 一般不宜與濃茶同服。

中藥的最佳服藥時間

1飯前服:


一般在飯前30~60分鐘服藥。 病位在下, 應在飯前服藥, 以使藥性容易下達, 如肝腎虛損或腰以下的疾病。 治療腸道疾病, 也宜在飯前服藥,

因為在胃空狀態下, 藥液能直接與消化道黏膜接觸, 較快地通過胃入腸, 從而較多地被吸收而發揮作用, 不致受胃內食物稀釋而影響藥效。

2飯後服:

一般在飯後15~30分鐘服藥。 病位在上, 應在飯後服藥。 如治療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 在飯後服用, 可使藥性上行。

3空腹服:

具有滋補作用的湯藥, 宜早晨空腹服用, 以利於充分吸收。 用於驅蟲或治療四肢血脈病的藥物也宜空腹服, 這樣可使藥物迅速入腸, 並保持較高濃度而迅速發揮藥效。 具有瀉下作用的湯藥也亦如此, 以增強藥效。

4睡前服:

一般在睡前15~30分鐘服用。 補心脾、安心神、鎮靜安眠的藥物, 以及有積滯、胸膈病等。

別被地攤中藥忽悠了


王大媽晨練時花了1200元錢買來的降血脂降血壓神藥。

這一顆顆小小的綠棕色菱方形馬蹄狀,平滑有光,經中藥師鑒定,卻只是很普通很便宜的一味中藥——決明子,藥性甘、苦、鹹,微寒,能清熱明目,潤腸通便,現代藥理研究發現也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但偏於苦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王大媽買的價錢幾乎是中藥房零售價的50倍!藥房的決明子已經搗碎,有效成分容易煎出;自購的整顆種子直接煎泡,有效成分是很難溶出的。

王大媽所買中藥中招的騙術屬於誇大功效型。所賣的藥確實有相關作用,但吹噓過度,價格離譜。有些中老年人容易中招,如把麥冬當治糖尿病的特效藥高價購來,把鎖陽當補腎陽的神藥大量購買,價格都是藥房的幾十倍。除此之外,還有其他草藥騙術,老年人切莫上當。歸納如下:

稀奇吸引型。比如,刻意讓普通的何首烏在模具中生成人形,五官清晰,體態玲瓏,易被誤認為稀罕之物,其實生何首烏用於清熱解毒、潤腸通便,黑豆汁煮過的炮製品才具有補肝腎烏鬚髮的作用;價格低廉的狗脊整個挖來,通體密披金色絨毛,賣價驚人。

冒充野生型。騙子把價廉量多的栽培品裝在精緻的盒子裡冒充價高的野生品,如靈芝、天麻、野山參等。

以次充好型。如將普通石斛捲曲染色加工後當鐵皮楓鬥,普通紅參冒充別直參等。

純粹偽品型。偽造冬蟲夏草、三七、別直參、西紅花等,價格較便宜引人上當。

另外,騙子還會找一些連中藥師都一時無法辨認的礦物或植物冒充中藥材,其毒副作用令人擔憂。

總結:小編還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被地攤中藥忽悠了,不僅價錢昂貴還沒啥療效,甚至反作用嚴重危害身體健康,那麼,如何選擇中藥,怎樣服用中藥,就來學習小編為你盤點的吧。(文章原載于《家庭保健》,刊號:2012年4月號,作者:小容、張偉娟、王婷,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這一顆顆小小的綠棕色菱方形馬蹄狀,平滑有光,經中藥師鑒定,卻只是很普通很便宜的一味中藥——決明子,藥性甘、苦、鹹,微寒,能清熱明目,潤腸通便,現代藥理研究發現也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但偏於苦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王大媽買的價錢幾乎是中藥房零售價的50倍!藥房的決明子已經搗碎,有效成分容易煎出;自購的整顆種子直接煎泡,有效成分是很難溶出的。

王大媽所買中藥中招的騙術屬於誇大功效型。所賣的藥確實有相關作用,但吹噓過度,價格離譜。有些中老年人容易中招,如把麥冬當治糖尿病的特效藥高價購來,把鎖陽當補腎陽的神藥大量購買,價格都是藥房的幾十倍。除此之外,還有其他草藥騙術,老年人切莫上當。歸納如下:

稀奇吸引型。比如,刻意讓普通的何首烏在模具中生成人形,五官清晰,體態玲瓏,易被誤認為稀罕之物,其實生何首烏用於清熱解毒、潤腸通便,黑豆汁煮過的炮製品才具有補肝腎烏鬚髮的作用;價格低廉的狗脊整個挖來,通體密披金色絨毛,賣價驚人。

冒充野生型。騙子把價廉量多的栽培品裝在精緻的盒子裡冒充價高的野生品,如靈芝、天麻、野山參等。

以次充好型。如將普通石斛捲曲染色加工後當鐵皮楓鬥,普通紅參冒充別直參等。

純粹偽品型。偽造冬蟲夏草、三七、別直參、西紅花等,價格較便宜引人上當。

另外,騙子還會找一些連中藥師都一時無法辨認的礦物或植物冒充中藥材,其毒副作用令人擔憂。

總結:小編還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被地攤中藥忽悠了,不僅價錢昂貴還沒啥療效,甚至反作用嚴重危害身體健康,那麼,如何選擇中藥,怎樣服用中藥,就來學習小編為你盤點的吧。(文章原載于《家庭保健》,刊號:2012年4月號,作者:小容、張偉娟、王婷,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