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正常劑量用藥為何也有不良反應?

急診室裡, 診療床上躺著一位老者, 雙眼緊閉著, 面色蒼白, 嘴角處還掛著一縷血絲。 兩天前他自己一個人來看病, 醫生說他是普通感冒, 沒有什麼大毛病, 吃點阿司匹林發發汗就好了。 結果兩天藥吃下來, 感冒沒好, 卻引起了胃出血。

值班醫生耐心地向病員及其家屬解釋:我們常遇到一些病人由於使用某些藥物而引起不良反應。 然而使用時並沒有超過正常劑量, 藥物也是對症的。 這是怎麼回事呢?

因為藥物也具有兩重性:一方面可用來防病治病, 另一方面也可引起某些疾病。 需要強調的是, 有些以往認為無嚴重不良反應的藥物,

近些年來也暴露出許多問題。 例如阿司匹林引起的胃腸道出血的報導為數不少, 受害者大多是兒童與老人。 雖然患者服用的阿司匹林並沒有超過正常劑量, 但卻引起了嚴重的潰瘍病和阿司匹林哮喘等, 死亡率很高。 再如治療胃潰瘍的雷尼替丁、西咪替丁, 某些患者服用後可出現譫妄、抑鬱、躁狂和幻視, 甚至會有許多小蟲子爬滿全身並穿越皮膚的感覺, 停藥1周後症狀便消失。 由抗生素所引起的藥源性疾病, 更是早已為人所知。

藥源性疾病可分為A型和B型兩大類。 A型與藥物劑量的大小有著密切的關係, 是可以預見的。 其發病率高而死亡率低。 B型一般是不可預見的, 常常與所用藥物的劑量大小無關,

發病率低而死亡率高, 往往是突然發生, 後果兇險。 對於A型不良反應, 常常可以調整藥物的使用量, 或者用作用類似的其他藥物代替。 而對於B型不良反應, 則必須立即停藥。

因此, 人們在用藥這前需做到以下幾點:

1.用藥要有明確的疾病指征, 不能自己憑空想像。

2.選用藥物要詳細閱讀使用說明書, 瞭解該藥的商品名稱、主要成分、顏色性狀、藥理作用, 藥品的適應症、禁忌症;不良反應、用法用量、貯存條件、有效日期等。 有不清楚之處須請教專業醫藥人士, 切不盲目服用。

3.堅決不使用療效不明確的藥物, 不可輕信廣告宣傳。

4.兩種以上藥物聯合使用, 要有明確的目的性。

可用可不用的藥物儘量不用, 爭取以最少的品種達到治療目的。

必須聯合用藥時, 要防止藥物之間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

5.在用藥過程中嚴密觀察療效和反應, 發現異常時應儘快查明原因, 及時調整用藥劑量或更換其他藥物。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