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限型白癜風, 顧名思義, 是指白斑局限於一處, 可一片或數片。 患者發病部位不固定, 全身任何部位都有可能出現。 如處在進展期白斑局限於一處, 但是面積會不斷擴大。 西藥多只能暫時控制病情, 根治的可能性不大, 多需要配合中醫用藥治療。 那麼局限型白癜風中醫用藥需要注意哪些呢?
中醫認為肺主氣, 主白色, 白斑是由於氣血不足使肌膚不得營養而變白, 是肺氣不足的表現, 多屬於虛證。 另一類屬於經絡受瘀血, 痰濕所阻, 氣血不能達到肌膚, 從而發白, 或因風邪搏於肌膚而發白, 屬於實證。
1.氣血不和:白斑色淡, 邊緣模糊, 發展緩慢。 兼見神疲乏力, 面色白, 手足不溫, 舌淡潤, 脈細。
2.濕熱:白斑粉紅, 邊界截然, 起病急, 蔓延快, 多分佈在面部及五官周圍, 白斑出現前常有明顯疼癢, 或有皮膚過敏史。 兼見肢體困倦、頭重、納呆, 苔膩, 脈濡或滑。
3.肝鬱氣滯:白斑無固定好發部位, 色澤時暗時明, 皮損發展較慢, 常隨情感變化而加劇, 多見於女性, 多伴有胸脅脹滿, 性急易怒, 月經不調等, 苔薄潤, 脈多弦細。
4.肝腎不足:白斑邊界截然, 脫色明顯, 斑內毛髮亦多變自, 局限或泛發, 療程長。 兼可見頭昏, 耳鳴, 腰膝酸軟, 舌淡或紅, 苔少, 脈細弱。
5.脾腎陽虛:白斑呈慢性進行性發展, 病程遷延, 患部皮膚呈純白色,
6.經絡阻滯:白斑多局限而不對稱, 邊界截然, 斑內毛髮變白, 發展緩慢, 色紫暗或瘀點, 或舌脈怒張, 苔薄。
局限型白癜風中醫用藥可選用活血祛風、疏肝理氣之藥物。 如桃紅飲合柴胡疏肝東加減, 白駁丸加減, 白蝕方加減等, 配合外用酊劑, 針灸療法等, 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 希望我們的介紹可以對局限型白癜風患者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