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當80後媳婦遭遇50後婆婆

“80後”兒媳與“50後”婆婆尤其難處, 主要原因有兩個:

第一, 確確實實的代溝。 “80後”與“50後”不僅在年齡上是兩代人, 思想觀念也處處顯出巨大差異。 大多講求時尚, 敢於消費;“50後”通常思想保守, 崇尚節儉。 曾經有一位元女記者對我講, 每次回家婆婆都特別關心他們吃了什麼, 而她覺得吃什麼根本不重要, 婆婆總嘮叨這些很煩人。 我告訴她, “50後”的婆婆們童年時經歷過饑荒, 少年時又大多被驅趕下鄉, 溫飽在那時是天大的事情, 人們見面的問候語就是“吃了沒有”。 這在今天顯得十分可笑, 卻是前輩人抹不掉的記憶。 這種記憶延續到子女身上,

表達愛的很重要內容就是讓孩子吃好。

現在的年輕人喜歡上網玩遊戲, 成群結夥地K歌熱舞, 六十元一杯的咖啡喝的是情調。 但“50後”的父母們有些根本不會上網, 東西非得用壞了才捨得扔掉。 他們不瞭解子女對生活的種種想法, 相處時除了談一些生活瑣碎, 找不到更多的話題。

作為一種傳統觀念, “50後”父母還期望著自己的辛苦能得到回報:他們希望子女感恩, 希望子女知道父母為了他們的幸福曾做出過很大的“犧牲”;而現在的年輕人有些根本不想養孩子, 即使養孩子也是新觀念, 認為“孩子是上帝送給自己的禮物”, 這樣的認識自然會不求回報。 這就是兩代人的差異。

第二, 新一代獨生子女的母子關係往往超常緊密。

兒子“戀母”和母親“戀子”都很嚴重, 許多父母把子女當成生活的核心內容。 兒子結婚, 母親難免種種擔心, 怕孩子得不到體貼和照顧。 此外, 兒子成家後, 母親的生活出現空缺, 會自覺不自覺地與兒媳爭奪對兒子的照顧權。 有些母親特別在乎兒子是否把自己擺在第一位, 計較在兒子心目中自己與媳婦孰輕孰重, 也因此鬧出許多矛盾。 這樣的婆媳大戰對於現代人並不陌生。 而從兒子本身的感受來說, 從小習慣于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 年輕的妻子再賢慧, 也無法與婆婆相抗衡。

這就是令兩代人都很困惑的家庭矛盾。

對大多數“80”夫妻的建議是:

一, 如果條件允許, 小家庭要盡可能不依賴父母獨立生活。 不少家庭矛盾源於太緊密的關係,

彼此空間不夠。 結婚後與父母住在一起, 或天天到父母家吃飯, 難免舌頭碰了牙, 鬧出不愉快。 所以, 與父母維持在週末探訪、有事照顧是最合適的。

二, 兒子是婆媳矛盾的緩衝器。 一旦兒媳與婆婆有了衝突, 兒子一定不能袖手旁觀, 甚至火上澆油。 兒子在調試彼此關係時要有所承擔。 要會說話, 面對母親要善於站在母親立場上講話, 面對妻子要向著妻子說話, 以雙方都消氣為原則。

三, 善於換位思考。 我告訴樂樂, 婆婆肯為你們花這麼一大筆錢買新房, 而且至今背著債務, 就是對你們最明確的善意。 至於她在婚前所做的房產公證, 是因為現在離婚率太高, 怕萬一有個閃失他們承擔不起後果。

你們過好了, 自然沒有這碼事。 換一個角度, 假如買房的這筆錢出自你的父母, 你一定會真切地感到父母的關愛, 會心疼他們的付出。 這就是不同的立場。 當你要求婆婆“視如己出”那樣對待自己時, 也要如親生父母一樣看待他們。 真正做到這樣很難, 但換位思考一下會有好處。 這樣, 你會諒解婆婆的許多嘮叨, 也會理解歡歡對母親的態度。 歡歡從小成長在父母的羽翼下, 雖然結婚了, 心理的成熟還要一個過程;而婆婆幾十年照顧兒子已成習慣, 兒子一旦離開家, 她也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