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們關於面肌痙攣的認識還存在這樣那樣的誤區, 在治療方面存在的認識誤區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誤區一:只有嚴重到一定程度的患者才需要進行外科手術治療
目前, 社會公眾普遍認為手術治療的風險高於藥物治療的風險, 只有病情嚴重到非手術不可的程度才願意接受外科治療。 事實上顯微血管減壓術治療面肌痙攣已經有數十年的歷史, 已經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 操作技術已相對純熟, 具有微創、安全、有效率高、併發症少等優勢, 是國內外公認的治療面肌痙攣的最佳手段。
誤區二:手術治療後的患者仍需依靠藥物來緩解症狀
顯微血管減壓術可讓絕大部分面肌痙攣患者獲得根治, 即便是存在延遲治癒的情況, 往往也不需要繼續口服或肌肉注射藥物來緩解症狀。 一般情況下, 痙攣症狀較輕的患者在術後即可緩解, 對於神經損傷嚴重的患者, 其神經功能的恢復往往需要一段時間, 在此期間, 如輔助藥物治療, 可促進恢復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