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兒科>正文

寶寶陰囊像個透明球不是疝氣是鞘膜積液

經歷十月懷胎的艱辛, 好友周琳順利生下一白白胖胖的男嬰。 晉升為幸福新媽媽, 本是件高興事, 但我們去探視時, 卻見周琳眉頭緊鎖、一臉愁容, 似乎心事重重。 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呢?一再追問, 周琳道出了實情——

生下寶寶後, 我們一家子沉浸在添丁的喜悅中, 都挺高興的。 可是, 前天幫寶寶換尿布時, 我無意中發現, 寶寶一側陰囊腫大, 看上去比另一側大了一倍多, 而且透過薄薄的表皮, 隱約可見裡面充滿了液體。 當時我和老公都嚇壞了。 “難道是不小心碰傷了?”我倆邊猜測邊觀察, 發現寶寶腫大的陰囊薄而透亮,

用手輕輕觸摸, 感覺軟軟的, 寶寶似乎也沒有痛苦的表情。 除了陰囊腫脹之外, 寶寶倒沒其他異狀, 看來不像是外傷引起的。 再想, 會不會是蚊蟲叮咬?可大冬天哪來的蚊子啊。 這時, 婆婆忽然拍了一下腦門, 恍然大悟道:“對了!我記起老家隔壁張嬸的孩子小時候也這樣, 說是小兒疝氣, 一哭鬧小蛋蛋就變大, 安靜下來就會慢慢消失。 ”但我仔細觀察, 無論寶寶哭鬧或睡覺, 陰囊都是腫大的, 根本沒有任何變化, 何況陰囊裡的東西更像是液體。 可是, 寶寶陰囊裡究竟長了些什麼?將來會不會影響生育呢?我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後, 我們也著急了:“你啊, 真是犯糊塗了, 孩子有問題就得趕緊去醫院看啊,

整天自個兒胡思亂想的頂什麼用?”在我們的一再催促下, 周琳當天下午就抱上寶寶去了醫院。

聽我們講述完情況後, 醫生開始給寶寶做檢查。 只見他拿著一支手電筒, 朝寶寶陰囊部位一通照射, 然後告訴我們, 寶寶患的是“陰囊鞘膜積液”。

醫生解釋說:“其實, 小兒陰囊鞘膜積液在新生寶寶中很常見。 胚胎初期, 睾丸位於腹腔內, 隨後攜帶著兩層腹膜逐漸下降, 一般在胚胎7~9個月降入陰囊, 兩層腹膜分別形成睾丸的兩層鞘膜, 鞘膜與腹膜相連的小管稱為腹膜鞘突。 正常胎兒出生後, 腹膜鞘突會自行關閉, 睾丸鞘膜間的鞘膜囊將不再與腹腔相通。 但如果由於某些原因, 腹膜鞘突在出生後仍未能自行閉合, 腹腔液就可能由此流入囊袋,

並與陰囊壁分泌液一起, 形成新生兒陰囊鞘膜積液, 寶寶的陰囊也會隨之腫大起來。 但患兒本身一般並無特別不適, 偶爾會出現陰囊微墜脹感。 ”

“原來是這樣。 一開始我們還以為是疝氣呢。 ”聞言, 周琳小聲嘀咕道。

“嗯, 陰囊鞘膜積液的確容易被誤認為是疝氣。 ”醫生點點頭, 繼續說道, “寶寶陰囊鞘膜積液通常表現為一側或整個陰囊水腫, 在沒受任何外傷或感染的情況下, 寶寶的陰囊出現皮膚緊張、發亮, 觸感光滑。 從外表上看, 確實與腹股溝斜疝很相似, 位置也一樣, 但通過陰囊透光試驗可以鑒別:家長可選擇在暗處, 如在黑夜或光線較暗的房間, 將亮著的手電筒置於寶寶陰囊下照射, 如果在光線下, 陰囊皮膚仍呈鮮紅色,

且能夠在陰囊另一側看到亮光, 基本可診斷為陰囊鞘膜積液, 而腹股溝斜疝, 疝囊裡的腸管並不能透光。 而且患疝氣的寶寶哭鬧時, 其陰囊內的腫塊會隨之增大, 安靜後即可減小或消失。 ”

“這下我明白了。 可是, 寶寶現在的鞘膜積液該如何處理呢?”周琳追問道。

醫生回答說:“如果陰囊鞘膜積液不多, 一般在寶寶兩歲之內都能慢慢自行吸收, 不需特別處理, 也不會對今後的生育產生影響;但少數症狀嚴重, 積液太多, 張力過高或積液在兩歲之後不能如期減少的, 就要考慮手術治療了。 像你兒子這樣, 陰囊鞘膜積液腫塊不大、張力也不高的, 可以先觀察一段時間。 但這期間要特別注意防護, 減少傷及孩子睾丸的機會。 ”

見寶寶並無大礙,

周琳抱著寶寶安心地離開了醫院。 三個月後, 她打電話告訴我, 寶寶陰囊水腫已經減輕了許多。 聽著電話裡傳來寶寶的咿咿呀呀聲, 我倆都開心地笑了。

編輯推薦:

男孩家長勿忘檢查孩子小蛋蛋

男孩“小蛋蛋”從小要保護

男寶寶發育勿忘檢查“小蛋蛋”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 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線上;媒體合作請聯繫:020-37617238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