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需要“休假式治療”嗎? src="http://img.familydoctor.com.cn/cms/20140616/201406161149295817.jpg" width=278 height=320>
在這些年, 抑鬱成了一個特別流行的詞。 據說, 在現代社會, 患抑鬱症就像是患流行感冒一樣常見。 有人因為失戀而抑鬱, 有人因為剛生完寶寶而抑鬱, 有人因為畢不了業而抑鬱, 有人因為畢業就失業而抑鬱, 有人因為“長期超負荷工作”而抑鬱, 也有人不知道自己怎麼就抑鬱了。
實際上, 消極低落的情緒確實人人都會有, 偶爾感到沮喪、憂鬱或是懷疑自己存在的價值是很正常的表現。 但單純的 抑鬱狀態 和“ 抑鬱症 ”之間卻有著一道不可忽視的鴻溝——即抑鬱症的“診斷標準”。
需要說明的是,
與其他精神疾病一樣, MDD的診斷標準包括四個方面, 分別為:1)症狀標準;2)病程標準;3)嚴重程度標準;4)排除標準。 如果你懷疑自己或是別人正處於重性抑鬱發作的狀態, 不妨跟著心事鑒定員一起來看看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是否符合診斷標準。
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若是觀察到一個人常常感到悲觀、失落、傷心、難過、空虛, 或是在大多數時候對幾乎所有的活動都提不起興趣, 即使勉強去做了也感受不到快樂的情緒,
根據《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手冊第四版(修訂版)》(DSM-IV-TR)給出的症狀診斷標準, 要想符合重性抑鬱發作的診斷, 至少要出現如下9條症狀中的5條(至少要符合第1條或第2條中的一項):
抑鬱的心境狀態
興趣喪失或快感缺乏
在沒有節食的情況下體重明顯降低或增加(1月之內變化超過5%)
失眠或睡眠過度
心理激動不安或是遲鈍滯後
容易疲勞
低價值感或罪惡感
注意力不集中
自殺觀念或行為
${FDPageBreak}
但滿足了症狀標準還不夠, 要想符合重性抑鬱發作的診斷,
所以, 若是你閨蜜剛失戀一星期, 即使她這一周天天以淚洗面, 茶飯不思, 夜不能寐, 無精打采, 自暴自棄, 她暫時也不符合重性抑鬱發作的診斷標準。 又或者, 兩個星期過去了, 她的症狀並沒有緩解, 卻還是能保持正常的學習、工作、人際交往, 她自己也並不覺得多麼痛苦, 重性抑鬱發作的診斷也不能成立。
讀到這, 也許你已經意識到, 重性抑鬱發作也不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兒。 即使症狀標準、病程標準與嚴重程度標準都符合了, 排除標準 不滿足, 重性抑鬱發作也還無法修成正果。
由於不同種類疾病的症狀表現有交叉重疊之處, 若是由此導致錯診誤診, 將極大地影響對患者的治療干預效果, 因此, 鑒別診斷在疾病診斷中是非常重要的。 這裡以雙向障礙(Bipolar Disorder)和重性抑鬱發作的鑒別診斷為例加以說明。
雙向障礙 的關鍵特徵是躁狂發作和重性抑鬱發作交替進行。 在躁狂發作階段, 患者常常精力充沛, 對睡眠的要求降低, 常沉浸在狂熱和自大之中,
看到這兒, 你心裡的那塊大石頭是否放下了呢?若還是覺得自己無法做出判斷, 不妨去掛個專家門診號吧!實際上, 精神科大夫不僅僅會參考來訪者本人對症狀的自身體驗, 還會通過自己的臨床觀察和家屬報告判斷來訪者主訴是否可信。 出於各種目的,對症狀的虛假描述也是常常存在的。若有必要,詳細的心理測驗、實驗室檢查、腦影像檢查可以提供更加全面系統的評估。
最後還需要強調的是,精神疾病診斷確實不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所以,不要再隨隨便便揪住一個有心理學背景的人問:“最近我總是心情不好,是不是得了抑鬱症啊?”他實在是無法給你一個簡單的回答。不過,基於後現代思潮的一些心理學流派(比如敘事療法)倒是認為,診斷其實只是方便了專業人士之間的交流,對於患者本人而言並沒有什麼益處,反倒是給他貼了一個狹隘的標籤,上了一個無形的枷鎖,讓他的世界裡只剩下“抑鬱症”三個大字在閃閃發光,其餘正常的一切黯然失色。
出於各種目的,對症狀的虛假描述也是常常存在的。若有必要,詳細的心理測驗、實驗室檢查、腦影像檢查可以提供更加全面系統的評估。最後還需要強調的是,精神疾病診斷確實不是一件那麼容易的事。所以,不要再隨隨便便揪住一個有心理學背景的人問:“最近我總是心情不好,是不是得了抑鬱症啊?”他實在是無法給你一個簡單的回答。不過,基於後現代思潮的一些心理學流派(比如敘事療法)倒是認為,診斷其實只是方便了專業人士之間的交流,對於患者本人而言並沒有什麼益處,反倒是給他貼了一個狹隘的標籤,上了一個無形的枷鎖,讓他的世界裡只剩下“抑鬱症”三個大字在閃閃發光,其餘正常的一切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