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出生後大腦發育的主要活動範圍是在大腦皮層進行的。 根據成熟的順序, 可將大腦皮層分為四個主要區域:枕葉——視覺能力;頂葉——觸覺和空間能力;顳葉——聽覺和語言能力;額葉——有兩個部分, 一是運動皮層, 協調肢體運動, 二是前額皮層, 其功能是理解、記憶、判斷, 這要在孩子長到十幾歲以後才會有較大的發展。 嬰兒的大腦發育成長依賴於對上述五種感官的刺激。
可以說, 父母是孩子與複雜的外界環境之間的重要橋樑, 要借助各種材料幫助孩子聽到大千世界的聲音, 建造“智慧大廈”的基礎。
1、傾聽奇妙的世界
新生兒能夠區分聲音的頻率和高低, 能夠分辨不同聲音, 甚至還能夠感覺聲音和音樂的節奏, 因此來自外界環境的聲音對孩子的聽覺系統發育很有好處, 而且適當的聽覺刺激會促進孩子在情感上與人的溝通及語言方面的發展, 並培養孩子積極地樂於接受外界事物的態度。
${FDPageBreak}
2、嬰兒對聲音的偏好
一個評價嬰兒聽力的研究指出:嬰兒在接收了適宜的聲音刺激之後, 會呈現出安靜的狀態, 如果再持續發出愉快流暢、吸引嬰兒的聲音, 並且依著嬰兒的動作去調節某些音調和節奏, 嬰兒也會去調整他們自己的身體動作, 並試著與父母的聲音節奏一致, 這對於嬰兒的學習, 與外界環境的互動, 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會有很大的幫助。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當嬰兒聽到的聲音過分吵鬧、尖銳、刺激或不愉快時, 會讓嬰兒受到驚嚇、心跳和呼吸的速度加快, 他們的大腦聽覺系統會排斥這些聲音, 而把頭部轉離聲音處, 這對大腦發育極為不利 。 所以, 父母從嬰兒出生之後, 一方面要經常反復地給孩子說些簡單上口的童謠, 唱好聽悅耳的歌曲, 說充滿愛的話語, 另一方面也要觀察嬰兒聽到聲音之後的各種反應與身心狀態, 這對孩子的聽覺、情緒、動作等的發展都有極大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