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症狀表現胸腔中央發生一種壓榨性的疼痛, 並可遷延至頸、頷、手臂及胃部。 它跟心絞痛不一樣, 即使你停止運動, 或在緊張情緒消失後, 它還會存在。 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發作的其他可能症狀有眩暈、氣促、出汗、寒顫、噁心及昏厥。 嚴重患者可能因為心力衰竭而死亡。
隨著現代生活方式的改變, 冠心病的確有年輕化的趨勢, 女性患者的比例也有一定上升, 上緊“預防心血管病”這根弦是沒有錯的。 越來越多年過50的女性戴上了“冠心病”的帽子, 就此開始了和冠心病搏鬥的日子。 吃藥不說, 巨大的心理壓力也會讓她們不堪重負。
女性在絕經前有雌激素的保護, 患心血管病的幾率很低, 如果沒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糖尿病、血脂異常, 不抽煙酗酒, 一般不容易和冠心病沾邊。 即使停經後, 發生動脈硬化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一般到60歲才會出現動脈硬化, 出現嚴重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則會更遲。 到了更年期, 體內激素分泌失調, 平衡被打破, 會出現類似於冠心病的一系列症狀, 如心慌、胸悶、發堵、出汗等, 很容易誤以為是心臟出了問題。 再加上有些醫生在這方面缺少經驗, 容易發生誤診, 這在停經後到65歲的女性中時常發生。
如果被誤診為冠心病會帶來諸多問題。
因此, 女性在65歲前確診冠心病必須特別慎重。 首先, 有明顯的症狀。 如果冠心病症狀比較典型, 有經驗的醫生通過問診都能確定真假。 比如心絞痛是否是勞累性的, 冠心病發作和活動有無關係等。 一走路、上樓就出現問題必須引起警惕, 在體力活動、情緒激動、寒冷、暴飲暴食後出現胸骨左側疼痛, 一般都是冠心病的症狀。 但如果是壓痛, 安靜時發作的心絞痛,
冠心病重在預防, 生活中注意以下幾點:
1.冠心病的形成與飲食關係非常密切, 因此注重合理營養是防治冠心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飲食上應努力做到:
◆限制動物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 尤其是各種動物的腦、肝、腎, 蝦, 蟹黃, 魚子等高膽固醇食物。
◆限制食鹽的攝入。 鹽可以增加血容量, 加重動脈硬化, 增加心臟負擔。 尤其是發生心力衰竭時, 更應限制食鹽的攝入。 通常情況下,
◆多吃富含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的食物。 新鮮蔬菜、水果、粗糧富含維生素和食物纖維。 特別是維生素C對脂類代謝有一定的影響, 它能加快膽固醇轉變成膽酸的速度, 增強對膳食中膽固醇的吸收。 富含維生毒C的食物主要是綠葉蔬菜、柑橘、獼猴桃、草莓等。 食物纖維可防止便秘, 並可促使膽酸從糞便中排出, 以降低血膽固醇含量, 從而起到防治冠心病的作用。
◆多吃海魚, 海魚的脂肪中含有多不飽和脂肪酸, 它能夠影響人體脂質代謝, 保護心血管, 預防冠心病。 另外, 平時可多食用有利於降血脂和改善冠心病症狀的食物。
◆少量多餐, 切忌暴飲暴食, 晚餐也不宜吃得過飽, 否則易誘發急性心肌梗死。
2.早期發現和積極治療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 積極藥物干預盡可能消除和控制這些危險因素, 對防治冠心病是十分重要的。 大量研究表明, 只有維持較長時間的膽固醇理想水準, 血壓和血糖水準, 才能達到預防冠心病的目的, 必要時藥物積極干預, 尤其是他汀類藥物和阿斯匹林的應用對冠心病的防治效果相當肯定。
3.控制吸煙, 宣傳戒煙, 向無煙社會邁進。 吸煙能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進程, 研究顯示報告, 在35~5 4歲死于冠心病的人群中, 吸煙者比不吸煙者多4~5倍, 吸煙量多者危險性更大, 可高達4~5倍, 戒煙後心肌梗塞的發病率和冠心病的死亡率顯著減少, 而且戒煙時間越長效果越大, 這足以說明吸煙的危險性和戒煙的重要性。
4.減肥,主要是減少熱量的攝入和增加運動量,超重和肥胖者應減少熱量,但通過極低的熱量攝入或完全饑餓以達到迅速減重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5.保持樂觀情緒和足夠的睡眠時間,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同時加強適量的體力活動。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從事一定的體力勞動和堅持體育鍛煉的人,比長期坐位工作和缺乏體力活動的人冠心病發病率低,同時體育鍛煉對控制危險因素(減低血脂、降低高血壓、減輕體重)也有良好的作用。
總之,目前冠心病的患病與發病形勢極為嚴峻,在“源頭”和“上游”積極防治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刻不容緩,加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預防宣教,積極開展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的檢測與干預研究,是時代賦予我們心血管醫學工作者的神聖使命之一。但同時也得注意,不能有冤假錯案、過度治療,否則和冠心病一樣,都是對身體的巨大傷害。
4.減肥,主要是減少熱量的攝入和增加運動量,超重和肥胖者應減少熱量,但通過極低的熱量攝入或完全饑餓以達到迅速減重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5.保持樂觀情緒和足夠的睡眠時間,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同時加強適量的體力活動。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從事一定的體力勞動和堅持體育鍛煉的人,比長期坐位工作和缺乏體力活動的人冠心病發病率低,同時體育鍛煉對控制危險因素(減低血脂、降低高血壓、減輕體重)也有良好的作用。
總之,目前冠心病的患病與發病形勢極為嚴峻,在“源頭”和“上游”積極防治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刻不容緩,加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預防宣教,積極開展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的檢測與干預研究,是時代賦予我們心血管醫學工作者的神聖使命之一。但同時也得注意,不能有冤假錯案、過度治療,否則和冠心病一樣,都是對身體的巨大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