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降壓藥的首劑效應聽過沒?

當心降壓藥的“首劑效應

首劑效應系指首劑藥物引起強烈效應的現象。 有些藥物, 本身作用較強烈, 首劑藥物如按常量給予, 可出現強烈的效應, 致使患者不能耐受。 如降壓藥可樂定, 首劑按常量應用, 常出現血壓驟降現象。 因此對於具有這種性質的藥物, 其用量應從小劑量開始, 根據病情和耐受情況逐漸加大到一般治療劑量, 較為安全。

老高患高血壓5年了, 平時服用硝苯地平, 一天2~3次, 收縮壓控制在150~170毫米汞柱, 舒張壓60~70毫米汞柱。 最近, 老高發現自己小便時淋漓不盡, 去醫院檢查, 被診斷為前列腺肥大。

醫生給他開了特拉唑嗪, 並囑咐在臨睡前服用, 首次只需吃半片即可, 以後可按常規劑量服用。 老高治病心切, 沒把醫生的話當回事, 當晚除照常服用硝苯地平外, 還吃了整片特拉唑嗪。

半夜, 老高去洗手間, 還沒走到門口, 突然感到天旋地轉, 摔倒在地。 猛烈的撞擊聲驚動了家人, 以為老高中風了, 急忙送他去醫院。 經醫生檢查, 老高神志清晰, 四肢活動正常, 並沒有中風徵象。 老高非常納悶, 雖然自己有時感到頭暈, 但從來沒有跌倒過。 醫生詳細瞭解老高的病情和服藥情況後, 認定問題就出在那多服的半片特拉唑嗪上, 這是降壓藥“首劑效應”惹的禍。

如何對待“首劑效應”?

為避免降壓藥“首劑效應”的發生, 首次用藥時, 不妨聽從醫生建議,

減少一半劑量, 讓人體對藥物作用先有一個適應過程, 然後再按常規劑量服藥, 以保證安全、有效。 一旦出現了“首劑效應”, 應立即停止用藥, 並平臥休息, 反應嚴重者需立即去醫院接受治療。

哪些藥物值得關注?

容易引起“首劑效應”的降壓藥並非只有特拉唑嗪, 其他如鈣拮抗藥硝苯地平、中樞性降壓藥可樂定、甲基多巴, 還有周圍血管擴張藥肼苯噠嗪、長壓定、硝普鈉, 以及抑制去甲腎上腺素的胍乙啶等等, 都可能發生此類現象。

這些藥物多數是短效藥, 起效時間快, 發揮作用較強, 不良反應也容易發生。 而且, 不同種類的藥物會出現不同的“首劑效應”, 如特拉唑嗪等a受體阻斷劑可出現眩暈、心悸、噁心症狀;心得安等B受體阻斷劑可出現心跳過慢;硝苯地平等鈣拮抗劑有時會導致頭痛、心悸、面紅等。

忽視醫囑致不良反應

“首劑效應”是指患者在第一次吃某種藥物時, 如果不按醫囑減量服用, 由於不能耐受該藥物的作用, 會出現強烈的不良反應。

老高服用的特拉唑嗪屬於a受體阻斷劑, 可以放鬆膀胱和前列腺肌肉, 治療前列腺肥大, 也能擴張小血管, 起降壓作用。 老高第一次吃藥, 沒聽醫生的建議, 擅自加大藥量。 由於無法耐受該藥物擴張血管的作用, 當身體從臥位呈直立體位時, 大腦血液來不及供應, 出現短暫缺血, 同時, 他還服用了硝苯地平, 更增加了直立性低血壓的概率, 因而發生眩暈而跌倒。 這種情況多見於老年人, 也可能發生在一些對此類藥物比較敏感的中年人身上。

在整個人群中, 出現藥物不良反應的可能性在10%~20%, “首劑效應”也是不良反應中的一種。 高血壓患者要權衡利弊, 既不能把醫生的建議當成“耳旁風”, 隨意增加藥量, 也不能因噎廢食, 害怕藥物不良反應而不肯服藥, 甚至隨意停藥。

降壓達標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併發症的重要措施, 合理、規範服藥也是治療高血壓的根本保證, 患者應謹記, 任意加藥或減藥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