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後”媽媽:養成習慣忙家務也有成就感
林女士是市區一所中學的教師, 出生于上世紀60年代。 在兼顧工作的同時, 家務早就成了林女士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甚至為她帶來別人體會不到的快樂。
快樂入門
家務已成習慣
在林女士看來, 做家務的快樂是基於長期形成的習慣。 “如果沒有這個習慣, 做幾次覺得累了, 就會厭煩。 ” 因此, 培養良好的習慣, 掌握合理的方法顯得很重要。
林女士還小的時候, 她的父母要辛苦工作養活五個孩子, 家務活兒不得不交由孩子們共同分擔。 環境使然, 父母稍一教, 孩子們就會自己摸索,
每天下班回家後, 林女士的第一個動作是拿起拖把, 把地仔細拖一遍, 然後開始做飯。 做飯的間隙, 她會拿起抹布擦擦傢俱, 飯做好了, 家也差不多打掃乾淨了。 林女士說, 工作和家務兼顧當然辛苦, 但這麼多年, 她做家務已經變成了一種習慣, 哪天不做家務了, 反而覺得少了些什麼。
他人肯定
獲得無限動力
林女士做家務的快樂源泉, 還在於大家對她勞動成果的肯定。
每隔一段時間, 林女士就要親自把家裡的窗戶擦一遍。
有一回, 一個親戚到林女士家做客, 想到陽臺上參觀, 迎著落地窗的玻璃就撞了上去。 親戚邊摸著額頭邊笑著問:“這玻璃也太乾淨了, 怎麼擦的?”林女士雖心有歉意, 成就感卻油然而生, 立刻大方地與她分享經驗。
“其實做家務的最高境界, 就是把家打掃得乾乾淨淨, 然後放點音樂, 坐在沙發上安靜地看書。 ”林女士常能享受這樣的午後, 光線透過明亮的窗戶照射進來, 家裡空氣格外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