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媽媽在孩子上幼稚園的時候得知孩子要上英語課, 要取一個英文名字, 因為那個媽媽從未為孩子取一個, 幼稚園的老師就隨便取了個英文名John。 結果, 孩子上小學的時候,英文課上老師點到John的時候, 一大群孩子都應聲。 老師又要將重複了英文名的孩子重新取名, 等到孩子上中學的時候, 又有人跟他的一模一樣。 這樣的笑話, 我想媽媽們應該不會想試。 所以在為寶寶取中文名的時候, 不能不想個英文名。
1、所起英文名太常見
第一種問題是起的英文名太常見, 如:Henry, Jane, John, Mary. 這就像外國人起名叫趙志偉、王小剛、陳小平一樣,
2、不懂文化差異而犯忌
此外, 由於文化差異, 有些名字引申義不雅, 如:Cat, Kitty, 在英語俚語中, 它們指的是女性的陰部(Pussy)。 Cat宜改為Cathy, Kitty宜改為Kate。
3、英文名與姓諧音
有些人因為姓被人叫得多, 便起個與姓諧音的英文名。 但這樣的英文名單獨叫尚可, 全稱時就不太自然了,
4、改名又改姓
一般來說, 非英語國家的人到了美國, 都可能改名, 但沒有改姓的。 這關係到家族榮譽, 將來還會關係到遺傳基因。 因此, 無論自己的姓多麼難讀, 都要堅持。 常見有人起英文名時連姓也改了, 如司徒健Ken Stone, 肖燕Yan Shaw。 下列英文姓尚可接受, 但也最好不用, 如:Young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