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改變
①飯前先吃一點生黃瓜或番茄;②吃飯先喝湯;③吃飯先吃些用餐的菜;④再吃主食和蔬菜。
——改變進餐順序
①細嚼慢嚥:喝湯不要端起碗喝, 既不文明又不雅觀, 用小勺一勺一勺喝。 吃飯一口一口吃, 不要狼吞虎嚥;②在餐桌上吃, 不要端碗盛上菜到處走;③專心專意地吃, 不要邊吃邊幹活;④精神集中的吃, 不要邊看電視邊吃;⑤飯要一次盛好, 不要一點一點盛飯;⑥吃完碗中飯立即放下筷子, 離開餐桌, 不要養成吃完了還不願下桌習慣;⑦不打掃剩菜飯;⑧立即刷牙。
——改變進餐方法
少吃零食;少葷多素;少肉多魚;少細多粗;少油多清淡;少鹽多醋;少煙多茶;少量多餐;少吃多動;少稀多幹。
——改變進餐習慣
吃菜吃帶葉、莖類蔬菜, 少吃根、塊莖的菜;不吃油炸食物或過油的食物;不要勾芡, 澱粉高;不要吃含澱粉高的食物, 如吃要交換主食;血糖控制好的在兩餐中間吃水果, 但不要喝果汁;喝湯去掉上面的油;吃肉絲比吃肉片、肉排、紅燒肉好;吃帶刺魚比吃魚塊好, 因為可以減緩進餐速度, 增加飽腹感;吃帶骨頭肉比吃墩肉好, 既滿足食欲要求, 吃進的肉量又不大;吃雞肉去掉雞皮及肥肉。
——改變進餐品種
① 吃汆、煮、蒸、拌、鹵的菜比吃炒菜好, 可以減少油的攝入;② 吃麵條要多做菜碼;③ 吃魚吃清蒸魚、酸菜魚或燉。 炒菜多放調料少放油。
——改變烹調方法
視力下降
糖尿病可引起 白內障, 導致視力下降, 進展較快, 有時也會 引起急性視網膜病變, 引起急性視力下降。
皮膚瘙癢
糖尿病引起皮膚瘙癢, 特別是女性陰部的瘙癢更為嚴重。
手足麻木
糖尿病可引起 末梢神經炎, 出現手足麻木、疼痛以及燒灼感 等, 也有的人會產生走路如踩棉花的感覺。
尿路感染
糖尿病引起的尿路感染有兩個特點:(1)菌尿起源於腎臟, 而一般的 尿路感染多起源於下尿道。 (2)儘管給予適宜的抗感染治療, 但急性腎盂腎炎發熱期仍比一般的尿路感染發熱期延長。
膽道感染
糖尿病伴發膽囊炎的發病率甚高, 而且可不伴有膽石症, 有時膽囊會發生壞疽及穿孔。
排尿困難
男性糖尿病患者出現排尿困難者約21.7%。
腹瀉與便秘
糖尿病可引起內臟神經病變, 造成胃腸道的功能失調, 從而出現頑 固性的腹瀉與便秘, 使用抗生素治療無效。
陽痿
糖尿病可引起神經病變和血管病變, 從而導致男性性功能障礙, 以陽痿多 見, 據統計, 糖尿病病人發生陽痿者達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