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損失規避心理引發的四種效應

得失不對稱效應

光說損失規避你也許覺得不容易理解, 其實, 這種現象在生活中是比比皆是的。

有一次, 正常的傻瓜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路邊有一張100元錢, 顯然是別人不小心丟失的。 他撿起這張錢心裡挺高興的, 就像是從天而降的一筆收入。 但是等他回到家, 看到活潑可愛的女兒奔出來迎接他, 就很快把這撿到100元錢的事情忘到了腦後。

之後又有一天, 在上班的路上, 正常的傻瓜發現他放在外衣口袋裡本來打算加交通卡的100元錢不知道在什麼時候不翼而飛了, 肯定是剛才在擁擠的車上被人順手牽羊了。

雖然只是掉了100元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損失, 但那種懊惱和憤怒卻一直縈繞著正常的傻瓜。 那一天上班他都心情不太好, 一直到回到家, 還對自己的愛人憤憤不平地講起這件事。

看到這裡請你想一想, 對你而言, 撿到100元的高興和丟失100元的痛苦, 哪種感情會更加強烈呢?通常, 丟失100元的痛苦要大於得到100元的高興。

心理學家經過長期的研究, 發現了一個普遍現象, 他們把這種現象稱為損失規避:相同的一樣東西, 人們失去它所帶來的痛苦要大於得到它所帶來的快樂。 因為我們更在乎“失”, 我們也就有意無意地儘量避免“失”, 這就是損失規避。

上面例子的原理來自于損失規避心理的最根本的一種表現——得失不對稱性,

但損失規避心理還可以引出其他幾種有趣的現象, 譬如, 賦予效應、安於現狀和語義效應。

賦予效應、安於現狀和語義效應

賦予效應指正常的傻瓜對於同樣一個東西, 往往在得到時覺得不怎麼值錢, 而一旦擁有後再要放棄時就會感到這樣東西的重要性, 索取的價格要高於不擁有時購買它願意支付的價格。

正因為賦予效應使得人們對自己擁有的東西加上了非常高的價值, 導致人們不願意去做決策改變現狀, 這種安於現狀也是損失規避的一種表現。

雖然在生活中, 因為各種原因大家經常需要忍痛割愛, 但對現狀偏愛的心理使得我們做出的選擇或者決定常常不是最優的。 我們把已經擁有的東西看得更重,

捨不得賣掉, 捨不得換掉。

我想不少婚姻的穩定跟賦予效應也可能有一定的關係, 雖然影響離婚的因素很多很多, 但是兩個人結婚以後共同生活的時間越長, 越不容易作出離婚的決定。 大部分變化都會在帶來好的效應的同時帶來壞的效應, 但由於安於現狀心理的影響, 或者從根本來說, 由於損失規避心理, 人們往往會對壞的效應, 也就是“失”更加敏感, 而忽略了“得”, 最終不會選擇離婚——當然, 如果離婚後“得”遠遠大於“失”的情況除外。

損失規避不僅讓我們過於關注“失”而忽視了“得”, 有時候用不同的敘述方式來描述同一個事物時, 會使人作出截然不同的決策, 我們把這種效應稱作語義效應。 語義學的研究已經證明,

人們在接收到消息時能夠瞬間把它們解碼, 而不用專門再去識別這些資訊在編碼的時候使用主動語態還是被動語態, 裡面是否蘊含了其他更深的意思, 等等。

以上我們講了由損失規避效應引發的三個正常人決策中有趣的現象:賦予效應、安於現狀和語義效應。 你應該已經可以看出, 損失規避效應是普遍存在的。 但是對損失規避的程度卻因人而異, 因事而異。

我們可以用損失規避係數來描述人們對不同東西損失規避的程度。 對於一般的消費品, 損失規避係數大概是2, 也就是說, 人們需要得到兩倍于原先的價格才肯放棄已經擁有的商品。 損失規避係數因不同的事物而不同, 如果涉及到情感等方面的因素,

損失規避係數就會大大上升, 一旦涉及到健康和生命等問題, 損失規避係數就成百上千地增長了。

由於人們傾向於對“失”表現出更大的敏感性, 我們在做決定的時候要學會使用換位法, 將自己帶入不同甚至相反的情形中考慮自己可能的決定, 學會從“得”和“失”兩個角度來看問題, 從而平衡損失規避心理造成的影響, 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決策。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