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狀紅斑狼瘡可引起口腔黏膜的損害, 這是自身免疫的一種反應。 口腔盤狀紅斑狼瘡的發病可與先天性乙肝因素和後天性各種內外因數, 如日光或紫外線照射、內分泌紊亂、細菌或病毒感染、外傷及精神緊張等因素相關。
病損部位
口腔損害可發生於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 但主要在唇, 其次為頰、舌、齶部, 最常見於唇紅部, 以下唇紅尤為常見, 這可能是由於日光照射的緣故。 其病損部位可局限於唇紅部, 也可擴展至唇周皮膚。
唇黏膜病損特點
病損初起時可為一片或數片鮮紅色的充血斑, 伴角質性脫屑,
頰黏膜病損特點
頰黏膜病損的發生僅次於唇黏膜, 呈不具對稱性, 表現為圓形紅斑, 中央輕度萎縮, 周圍繞以病損、放射狀角化條紋和擴張血管, 病損中央也可出現糜爛潰瘍。
除此之外, 盤狀紅斑狼瘡發生於口腔黏膜其他部位時, 常表現為網狀、條索狀或斑塊狀白色角化病損, 也可伴糜爛潰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