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執性精神病是一大組疾病的總稱, 具有持久的偏執性妄想、牽連行為和情感、無幻覺、智慧保持良好等特點。
目前, 對於偏執性精神病病因的認識還不是十分清楚。 部分學者認為與遺傳素質有關, 但苦於沒有切實的證據做支持;患者多有主觀、固執、猜疑、敏感、高傲、自負和容易嫉妒等個性特點, 故推測不良個性在本病發病中有重要作用;部分患者在經歷意外事故、挫折或失敗後發病, 故認為精神因素也起到一定的促發作用。 另外, 社會經濟剝奪、中毒、失眠、孤獨、處於語言不通的環境等社會和軀體因素,
很多學者認為, 偏執性精神病的發病機理在於個性缺陷, 在此基礎上產生對社會的仇視心理, 當失敗和挫折超過他們的耐受限度時, 患者便會曲解這些事物, 固執地認為自己是不公正或錯誤的受害者, 把挫折和失敗歸因於他人;不斷地從環境中尋找可以解釋其挫折和失敗的線索和證據, 並為此搜集整理材料, 加上錯誤的聯繫和想像, 逐漸發展為結構較為嚴密的妄想系統。 佛洛德則認為同性戀願望是偏執性思維的主要原因, 其妄想是在無意識中否定其同性戀感情時產生的, 然而臨床上發現偏執性精神病患者多非同性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