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蔥
蔥含有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胡蘿蔔素、鈣、鎂和鐵等。 有興奮神經, 增進食欲, 刺激血液迴圈和促進發汗的作用。 蔥的辛辣氣味有殺菌作用, 生吃大蔥, 可促進消化, 消毒殺菌, 預防腸道傳染病。 對失眠、胃腸疾病、維生素C缺乏病、燙傷、燒傷都有一定作用。
蔥還有抗過敏功效, 吃魚過敏者, 可將洗淨的大蔥放入魚腹中, 煮食或煎食。 食蝦過敏者, 可將蝦與大蔥一起炒食。
2、生薑
生薑還有抗衰老作用, 其辛辣成分可抑制過氧化脂質產生, 起到抗衰防老的效果。 人體內的自由基是一種衰老因數, 若其過度活躍, 可致人早衰,
除了含薑油酮、薑油酚和薑油醇外, 還含有蛋白質、糖、脂肪和豐富的鐵鹽等。 可用於傷風、頭痛、鼻塞、嘔吐等, 還可祛胃中寒氣。 中醫認為, 姜味辛性溫, 有發表、止嘔、祛痰、助消化、利分泌等功效, 可防風寒感冒、嘔吐、喘咳等。 所以, 傷風感冒時, 吃幾片生薑或煮生薑紅糖水能促進血液迴圈, 使全身發熱出汗, 減輕感冒症狀。
3、蒜
蒜含有蛋白質、脂肪、糖、揮發油、維生素、微量元素和鈣、磷、鐵等礦物質,
蒜含有蛋白質、脂肪、糖、揮發油、維生素、微量元素和鈣、磷、鐵等礦物質, 還含有大蒜素和大蒜辣素等, 能消除積存在血管中的脂肪, 有助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 對預防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高血脂症等心血管疾病有一定作用。 大蒜不僅可使動脈硬化斑減少,
4、辣椒
辣椒含有蛋白質、糖、有機酸、維生素和鈣、磷、鐵、鎂等無機鹽。 中醫認為, 辣椒有溫中散寒的作用, 對畏寒、胃痛和食欲不振者有一定作用, 可祛除胃中寒濕, 制酸止痛。 辣椒中含有辣椒素, 可增加胃液分泌, 增進食欲, 幫助消化, 對某些細菌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如枯草桿菌等。 辣椒外用可使局部血管擴張, 促進血液迴圈, 對風濕痛、腰肌酸痛有明顯作用。
5、醬油
醬油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氨基酸等。 醬油中所含的氨基酸是人體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物質, 所含各種有益於身體的酶、酵母菌、乳酸菌有促進消化吸收的效果。
6、醋
醋含有醋酸、水、碳水化合物、灰粉、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和多種氨基酸。 醋除有調味作用外, 還有抑制、殺滅細菌的作用。 中醫認為, 醋有散瘀、止血、解毒、殺蟲作用。 醋還可用來減肥, 因含較多氨基酸, 可促進體內脂肪分解, 並加速糖類新陳代謝, 從而減肥。 將花生米浸泡於醋中, 7天后食用, 每日早晚各1次, 每次10粒。 長期食用, 可降低血壓, 軟化血管, 降低膽固醇, 有利於防止心腦血管病。 用醋煮花生米或黃豆也有降壓、降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