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女士今年58歲, 患有高血壓病有十多年, 平時服用降壓藥物不規律, 經常忘記服藥, 自覺頭暈、頭痛不適時才服用降壓藥物, 並且很少測量血壓情況。 近日由於家務勞累, 一天清晨起床時出現顯著的頭痛、頭暈, 不能站立, 同時伴有噁心、嘔吐現象, 家人急忙送來醫院就診, 在醫院測血壓達到210/125mmHg, 醫生診斷為“高血壓急症”, 迅速送急診室救治方才脫離危險。
什麼是“高血壓急症”?
高血壓急症是高血壓患者在疾病發展過程中或在某些誘因作用下, 血壓明顯升高伴靶器官損害(如高血壓腦病、心肌梗死、不穩定性心絞痛、肺水腫、子癇、中風、致命性動脈出血或主動脈夾層)。
“高血壓急症”在家急救法
由於患者及其家屬, 是發現患者發生高血壓急症的第一人, 又是可以立即給予其最及時治療的第一人, 因此, 家屬及病人自己瞭解高血壓急症治療知識, 是決定病人預後的首要因素。
患者突發噁心、嘔吐、劇烈頭痛、心慌甚至視線模糊, 並伴血壓突然升高, 說明已發生高血壓腦病, 應立即臥床休息, 穩定病人情緒, 不要緊張。 及時服降壓藥。 如果服藥和休息後病情無好轉, 應通知急救中心送醫院急救。
若高血壓病人發病時, 不但出現頭痛、嘔吐, 還出現肢體麻木、癱瘓、意識障礙, 發現這種症狀, 可能就是急性腦血管病。 家人應馬上通知急救中心, 同時要立即使病人平臥, 將頭偏向一側, 防止嘔吐物吸入氣道, 造成誤吸, 導致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高血壓患者突然心悸氣短、口唇發紺, 呼吸困難伴咳粉紅色泡沫痰, 不能平臥。 可能發生急性左心衰竭, 應迅速讓病人採取坐姿,
高血壓病人在勞累或受到精神刺激後, 突然發生心前區疼痛、胸悶、並放射至左肩或左上肢、面色發白、出冷汗……這時可能是發生了急性心絞痛或心肌梗死。 要讓病人安靜休息, 舌下含服一片硝酸甘油, 並吸入氧氣, 馬上呼叫急救中心。
Tips:
預防高血壓和高血壓急症
首先要改變生活方式。 有資料統計, 節制飲酒、戒煙、堅持適量體力活動(特別是規律的有氧活動, 如快步走, 每週4天, 每次30分鐘以上), 可使收縮壓下降4~9毫米汞柱;膳食適當限制鹽的攝入, 每天6克即可, 可使收縮壓下降2~8毫米汞柱;進低脂和飽和脂肪酸少的食物, 增加蔬菜、水果;超重或肥胖者要減輕體重,
講究心理衛生, 這不僅是高血壓治療的重要手段, 也是其他心血管病乃至糖尿病治療不容缺少的基礎。 高血壓患者均需認真、持久地將上述各項措施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已經服降壓藥物的患者, 應定期到醫院隨診, 聽從醫生的囑咐, 不要自己隨便減藥、停藥。 一旦發生高血壓急症, 應爭分奪秒全力搶救, 使其不致發生靶器官的不可逆損害, 幫助病人轉危為安。
現場的處理是讓患者絕對臥床休息, 要根據不同疾病採取不同體位, 如高血壓急性左心衰, 肺水腫患者採取半臥位或坐位;腦出血患者採取左側臥位, 頭偏向一側;對昏迷或抽搐患者應加強護理, 保持呼吸道通暢, 防止其咬傷舌唇、發生骨折和摔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