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那些就餐習慣是錯誤的

人人都會吃飯, 卻未必都會科學衛生地吃飯, 或將某些“傳統”奉為“正統”。 不科學、不衛生地吃, 餐桌上下皆有之。 請看——

餐前餐後喝下大杯水

不少人在餐前或餐後喝下大杯水, 據說是沖洗胃腸道好吃飯。

醫生忠告:洗手絕對必須, 清洗胃腸道絕對不須, 因為這樣做(或經常吃開水泡飯)會稀釋有效的胃酸濃度和胃蛋白酶濃度, 削弱胃液作為殺菌第一關、消化第一步的能力。 胃記憶體有過多水分, 還會影響食物的進入, 常有人說 “喝水都喝飽了”就是此理。 而正餐前喝少量味美的肉(菜)湯, 或小小一盅加飯酒,

則可以促進胃液分泌, 幫助食物消化。

餐桌教子不可取

有些家長老愛在餐桌上教子:成績不好、調皮搗蛋、不聽家長的話 ……全都拿到餐桌上來算帳, 習以為常。 類似的還包括:家庭或工作中不愉快的事、經濟緊張、鄰里親戚糾紛等傷腦筋的事。

醫生忠告:胃腸道運動、消化液的分泌、營養物質的吸收共同構成整個消化過程。 這些活動無不和高級神經活動密切相關, 看見和聞到餐桌上色美味香的菜肴, 胃腸就開始活動, 各種消化液就開始分泌, 做接納食物的準備;反之, 劇烈的精神刺激、悲哀、痛苦會使這一系列活動突然中止, 即使美味佳餚進到肚裡也難以消化吸收, 有的甚至發生嘔吐, 一場好戲變成悲劇收場, 可見餐桌教子(及其它)不可取。

常見有些人猜拳行令, 情緒高亢, 注意的是輸贏, 喝進去的是酒, 其後果也在此列。 建議讀者在餐桌上談點輕鬆愉快的好消息, 談點菜飯的口味才是明智之舉。 讓我們給胃腸道創造一個寬鬆的工作環境吧!

吃飯看書, 真的“兩不誤”?

一些工作忙碌, 或被什麼書報吸引得愛不釋手的人常常這樣做, 認為可以 “兩不誤”。

醫生忠告:吃飯看書除了影響消化道的功能外, 還有一個血液分配的問題。 集中精力於閱讀、思考, 血液必然集中在大腦, 而吃飯時要求胃腸道有充足的血液供應, 矛盾就發生了, 久而久之可成為消化不良的原因。 反之, 如在餐廳播放一些柔和優美的音樂, 或適當美化餐廳的環境則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狼吞虎嚥

或因工作忙碌, 或因牙齒年久失修(老人尤多), 將飯菜囫圇吞下了事, 不知酸甜苦辣為何味。

醫生忠告:食物在口腔裡細細咀嚼時, 原來粗糙、堅硬、大塊的食物, 變成細膩、柔軟、細小的碎渣, 大大減輕了胃再進行 “機械加工”的負擔。 長期過於粗糙的食物, 也是引起慢性胃炎的原因。 人們可能還不知道, 咀嚼動作本身, 是引發消化液分泌的第一步, 這一步做得不充分, 後面的消化也就不充分了。

飯後一支煙

據說其悠閒自得賽過活神仙, 果真如此嗎?

醫生忠告:吸煙能使胃液和胃內容物反流到食管, 使腸液反流到胃, 消化不能正常進行。 久之, 胃腸各種疾病便出現了。

不吃早飯

或因入睡太晚, 或因起床太遲, 急於上班只得“犧牲”早飯了,

久而久之, 習以為常。

醫生忠告:上午是一天中的主要工作時間, 不吃早飯可導致低血糖, 而大腦活動能量來源主要靠血糖供應, 能量供應不上, 輕者工作效率降低, 重者頭昏甚至暈倒也時有所見。 儘管夜晚只是睡眠而不活動, 但胃內仍有胃酸分泌, 如果早上不吃飯, 胃內沒有食物中和而呈持續高酸狀態, 久之就成為慢性胃病的病根。 因此早飯不但要吃, 而且要吃好(營養品質要高)。

提倡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 請您從吃開始。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