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症一直以來都是人們很關心的心理疾病, 很多強迫症患者都非常追求完美, 對自己要求很苛刻, 有時候會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 即使這樣, 強迫症患者也不容許自己有不完美得地方。 這樣長期下去, 強迫症患者就會身體超出負荷, 也會因為達不到自己想要的要求而鬱鬱寡歡, 所以患者一定要及時治療, 除此之外, 保健護理也是重中之重。
1.睡眠型態紊亂。
表現入睡困難, 與強迫思維有關。 頑固的強迫觀念, 使病人上床後不能很快入睡, 在床上輾轉反側或下床來回走動。 表現焦躁不安, 要求服藥入睡。
護理措施:
評估病人的睡眠情況包括 睡眠時間、睡眠品質、入睡時間、醒來的時間, 使用鎮靜藥物的情況。 要準確記錄睡眠時間, 做好交班, 並制定出可行的護理措施。
白天督促病人多參加工娛療。 使病人產生疲乏感、勞累感、晚間有助於改善睡眠。
指導病人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如睡前用熱水泡腳、飲熱牛奶、按摩湧泉穴等方法。 另外, 說服病人不可因懼怕入睡困難而早早上床, 這種作法只會加重強迫症狀。
為病人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如拉好窗簾、關燈, 維持病室的安靜, 制止其他病人聊天干擾病人睡眠。
重者, 必要時請示醫生請病人服用適量的鎮靜劑以利人睡。
2.有暴力行為的危險與悲觀和絕望感有關。
有自殺觀念和行為出現, 多見於疾病久治不愈、反復發作的情況下。 由於症狀的反復發作, 使病人不能像常人一樣生活。 這種無用感會使病人產生悲觀厭世的情緒, 嚴重者可出現自殺觀念和行為。 有時病人的言語中流露出來, 有時出現一些跡象:如藏藥、藏危險物品反常的行為。 另外, 若工作人員對病人使用粗暴的言語和行為去干擾, 制止病人強迫行為, 有時會嚴重地傷害病人的自尊心, 打破病人的“平衡”。 而更加重自卑和無用感, 出現強烈的情緒反應和過激行為。 這是護理技巧的不良使用給病人造成的負性心理反應。
護理措施:
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
與病人建立有效的溝通, 瞭解病人的內心體驗、感受, 瞭解病人的情緒反應類型, 有助於及時、準確地掌握病人的情緒變化, 並採取必要的防範措施, 預防問題的發生。
注意溝通技巧, 講究語言的使用。 避免使用中傷性的語言和使用粗暴的行為去制止病人的強迫動作和行為。 如強迫將病人保護起來而不做任何的解釋, 或斥責病人:“煩死了”、“假乾淨”等。 要防止傷害病人的自尊心, 考慮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對有強烈自殺企圖和行為的病人進行保護性約束時,
按“防自殺護理常規”護理。
3.皮膚完整性受損:表現為皮膚損傷與反復洗滌有關。
頻繁、長期的強迫洗滌, 損傷了皮膚部位保護層, 使被洗滌處的皮膚——手、臉等部位皮膚乾燥、鼓裂、紅腫、失去彈性, 皮膚的營養度降低及發生感染等。
護理措施:
每日對病人洗滌處皮膚的健康情況做詳細、認真的評估。 瞭解其損傷的程度, 並做交班記錄。
讓病人使用性質溫和、刺激性小的肥皂。 臨睡前, 在皮膚上塗以護膚的營養霜或藥膏。 對水的溫度進行控制——不能過熱, 以防燙傷;不能過冷, 以防凍傷。
為病人制定每日的活動計畫。
營養豐富的食物有助於提高機體和皮膚的抵抗力。 可以預防皮損的損傷。
對症狀頑固者應適當的限定其活動範圍和施行必要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