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肌抽搐的患者中, 女性較男性來說會多一點, 一般情況在中年以後發病的幾率會更大一點, 在發病的初期通常會表現為一側眼輪匝肌陣發性不自主的抽搐, 然後會慢慢的擴展到另一側的其他面肌, 通常會在口角肌肉抽搐的時候比較引人注意, 嚴重的患者甚至會累及同側的頸闊肌, 那麼面肌痙攣是面部抽筋嗎?
抽搐的程度輕重不等, 為陣發性、快速、不規律的抽搐。 初起抽搐較輕, 持續僅幾秒, 以後逐漸處長可灰數分鐘或更長, 而間歇時間逐漸縮短, 抽搐逐漸頻繁加重。 嚴重者呈強直性,
一次抽搐短則數秒, 長至十餘分鐘, 間歇期長短不定, 病人感到心煩意亂, 無法工作或學習, 嚴重影響著病人的身心健康。 入眠後多數抽搐停止。 雙側面肌抽搐者甚少見。 若有, 往往是兩側先後起病, 多一側抽搐停止後, 另一側再發作, 而且抽搐一側輕另一側輕重, 雙側同時發病、同時抽搐者未見報道。 少數病人于抽搐時伴有面部輕度疼痛, 個別病例可伴有同側頭痛、耳鳴。
按Cohen等制定的痙攣強度分級。 0級:無痙攣;1級:外部刺激引起瞬目增多或面肌輕度顫動;2級:眼瞼、面肌自發輕微顫動, 無功能障礙;3級:痙攣明顯, 有輕微功能障礙;4級:嚴重痙攣和功能障礙,
面肌抽搐雖然不是大病, 在日常生活中也比較常見, 但是也要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越早的治療對病情的治癒還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一旦出現了以上的症狀, 患者就要及時到正規的醫院進行診斷治療, 切不可因為覺得病情較輕就忽視治療, 拖得越久對治療的難度也會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