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不注意勞逸結合
有的患者不注意休息,
削弱了身體的抵抗力,
這也可導致感冒久治不愈。
二、是用藥不得法
感冒是病毒感染,
早期使用抗菌藥一般不起作用。
如剛患上感冒,
可用抗病毒劑或其它抗病毒的中西藥物。
另外,
可根據病人症狀,
再給予對症藥物治療。
如感冒4天仍未好,
說明有繼發細菌感染,
這時應以抗菌治療為主。
三、是未及時治療
不少人認為感冒是小毛病,
抗抗就過去了,
往往拖上兩三天嚴重後才採取措施治療,
這樣就不易早愈。
實踐證明,
對付感冒,
用藥治療越早則效果越高,
好得就越快。
四、是未按規定服藥
有的患感冒後也及時服藥, 但症狀剛輕了一點就停服, 實際上感冒還未除根, 以眉症狀加重再去服藥, 會使感冒反復不愈, 拖長病程。 治療感冒要連續用藥, 一鼓作氣, 斬革除根。
五、是誘發其它疾病
有些病人原來就患有慢性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氣腫、咽喉炎。 副鼻竇炎等, 感冒後往往誘發原來的疾病, 這樣就要同時治療原來的疾病, 才能使感冒病程縮短, 早日痊癒。
六、是不習慣局部用藥
感冒拖延不愈, 最多見的繼發感染是化膿性鼻炎。 這時感冒病人鼻涕變厚或流黃膿涕, 最後的辦法是局部使用抗菌劑滴鼻。 如仍服藥, 而不加以局部治療, 效果就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