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糖尿病患者怎樣吃水果

水果富含人體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如果膠、維生素、無機鹽和膳食纖維, 此外還含有機酸、芳香物質和色素成分, 對增進食欲、促進消化、豐富食品多樣化十分有益, 因而備受人們的喜愛。 但是, 吃水果會使血糖升高, 所以糖尿病患者常避而遠之;還有一些人則把水果歸於健身的營養品, 大吃特吃, 毫無顧忌。 這兩種做法都不夠科學。 那麼怎樣科學吃水果才能既不影響血糖又可一飽口福, 還可攝取水果中的營養物質呢?問題的關鍵在於掌握好血糖控制情況, 以確定是否應該進食水果和吃水果的時間、品種及數量。

可進食水果的條件

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能吃水果, 只有血糖控制較理想, 病情穩定, 沒有出現高血糖和低血糖的患者才可以吃。 一般說來, 空腹血糖7.8mmol/L以下, 餐後2小時血糖在10mmol/L以下, 以及糖化血紅蛋白7.5%以下, 完全可以選用含糖量低、味道酸甜的水果。 而那些血糖高、病情不穩定的患者只能選用含糖量在5%以下的蔬菜、水果, 如番茄、黃瓜等。

選用水果的種類

宜選吃含糖量相對較低的水果, 如含糖量在4%~7%的有西瓜、草莓、白蘭瓜;含糖量在5%~10%的有鴨梨、李子、櫻桃、桃、鳳梨;含糖量9%~13%的有蘋果、杏、柚子。

進食水果的時間

最好在兩正餐中間或睡前吃。 這樣使水果起到加餐作用, 也可使水果中的果糖起到緩衝飲食的作用, 不宜在餐前或餐後立即吃水果,

否則可使餐後血糖更高。

進食水果的數量

一般每天進食不能超過1個交換單位。 蘋果、梨、桃200g或西瓜500g約為1個交換單位。 在進食水果的同時要與主食進行等熱量交換, 也就是說進食水果1交換單位, 如蘋果200g, 就要相應減去1交換單位主食, 如大米25g。 這樣做既不會影響血糖, 又補充了身體需要的水果中的有用物質。

加強血糖監測

在吃水果前及吃水果後2小時監測血糖, 如上升太高, 則應減少水果的進食量, 如無明顯升高還可試著多吃。

注意好以上幾點, 糖尿病人是完全可以安心度過一個水果豐盛的夏天。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