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大(小)三陽”和HBVDNA又是什麼關係呢?乙肝“大(小)三陽”中的抗原或抗體都是蛋白質成分。 抗原是病毒本身的組成成分, 抗體則是患者本身產生的能中和病毒抗原的蛋白質。 舉個形象的例子:乙肝病毒猶如一隻橘子, 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即病毒的外衣)是橘子皮, HBeAg和HBcAg(病毒的核心成分)是橘子的瓤, HBVDNA好比橘子的核(含有能長出橘樹的DNA)。 因此, HBVDNA就是乙肝病毒的“種子”。 因為種下無核蜜橘是不會長出橘樹來的。 同樣, 如果乙肝病毒只有抗原而沒有HBVDNA, 是不會感染別人的, 因為它沒有複製病毒的能力, 病人也就徹底痊癒了。
一、可判定藥物及用藥時機。
在抗病毒用藥中, 干擾素和核苷類似物是兩大類可供選擇的藥物。 兩者都要求在轉氨酶升高時治療, 前者對乙肝病毒標記物血清轉換優於後者, 後者對HBV-DNA抑制效果優於前者, 因此, 進行HBV-DNA的監測就成為選擇藥物和判斷用藥時機的依據之一。
HBV-DNA的定性和定量對醫生的診斷和用藥非常重要, 如果是陽性而且病毒載量很高, 就必須治療, 否則會發生病情變化。 有的人因病情反復, 可引起肝硬化;有的則因乙肝病毒的DNA和人肝細胞的DNA發生整合, 會促使癌變。
二、確定HBV-DNA是呈陰性或陽性
醫生在衡量乙肝患者的病情時, 需要測血液中是否含有HBV-DNA(定性, 即陽性還是陰性), 確定是否有感染性;而且還要測一下帶有病毒的數量(病毒載量),
三、乙肝“大(小)三陽”和HBV-DNA的關係
乙肝“大(小)三陽”中的抗原或抗體都是蛋白質成分。 抗原是病毒本身的組成成分, 抗體則是患者本身產生的能中和病毒抗原的蛋白質。 舉個形象的例子:乙肝病毒猶如一隻橘子, 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即病毒的外衣)是橘子皮, HBeAg和HBcAg(病毒的核心成分)是橘子的瓤, HBV-DNA好比橘子的核(含有能長出橘樹的DNA)。 因此, HBV-DNA就是乙肝病毒的“種子”。 因為種下無核蜜橘是不會長出橘樹來的。 同樣, 如果乙肝病毒只有抗原而沒有HBV-DNA, 是不會感染別人的, 因為它沒有複製病毒的能力, 病人也就徹底痊癒了。
四、抗病毒的兩大類藥物
在抗病毒用藥中, 干擾素和核苷類似物是兩大類可供選擇的藥物。 兩者都要求在轉氨酶升高時治療, 前者對乙肝病毒標記物血清轉換優於後者, 後者對HBV-DNA抑制效果優於前者, 因此, 進行HBV-DNA的監測就成為選擇藥物和判斷用藥時機的依據之一。
至於選擇干擾素還是核苷類似物, 則受綜合因素影響, 不能單純說哪種更合適, 可由專業醫生進行判斷。 不過, 核苷類似物中, 今年有一個新亮點出現, 即已獲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的用於慢性乙肝治療的博路定(恩替卡韋片)。 核苷類似物容易產生耐藥性, 新頒佈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指出, 博路定是耐藥發生率低的藥物, 其對初治患者治療兩年的耐藥發生率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