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兒哮喘患者進行治療的時候, 很多的家長都會存在一些治療誤區, 讓孩子的病情加重, 造成更多的危害, 那麼小兒哮喘有哪些誤區呢?我們來看看專家們的介紹吧。
小兒哮喘有哪些誤區?
錯誤觀點一:古代分一期治療, 現代分二期治療
哮喘在古代雖然分為哮和喘兩種病名, 但都是針對喘息症狀發作時來說的, 也只是在發作的時候進行治療。 現代中醫有了發展, 把哮喘分成發作期和緩解期兩個時期, 在治療上發作期以祛邪為主, 緩解期則扶正固本。 哮喘分為三個時期治療, 即發作期、緩解期和穩定期。
錯誤觀點二:重藥輕防
有些家長片面地追求使用藥物來控制哮喘的發作, 而對哮喘發作的預防方面重視不夠。 患兒發病時急急火火地治療, 不喘之後認為好了, 就不再管了, 平常吃飯穿衣也不加以注意。 京北醫院的專家提出防治並重的原則, 並且在哮喘的預防方面有獨到的方法, 他主張採用趣味遊戲的辦法比如做呼吸操、游泳、在水中遊戲等候來增強小兒體質,
錯誤觀點三:過分強調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中醫治療哮喘的特色療法。 哮喘多在氣候寒冷的秋冬季節發作, 在炎熱的夏季則較為少見。 中醫認為夏季少發是因為“正氣盛”, 在此時“借正去邪”, 採用在“三伏天”穴位貼敷或中藥內服的方法以求減少冬季哮喘的發作。
錯誤觀點四:有病有根無苗
一般中醫認為哮喘發作即為病, 其病因為根, 苗為何物呢?這其中涉及到哮喘的診斷, 西醫診斷哮喘要有比較嚴格的年齡和發作次數的限制, 許多有喘息症狀的小兒達不到哮喘的診斷標準, 被診斷為喘息性支氣管炎或是毛細支氣管炎。 特別是毛細支氣管炎,
錯誤觀點五:重症狀輕體質
西醫治療哮喘有一套十分規範的治療方法, 按照哮喘的發病程度分級分階段治療, 這是對的, 但這種治療方法卻忽視了每一個患兒具有不同體質的問題。
錯誤觀點六:不分年齡, 統一治療
西醫一旦診斷為哮喘, 治療原則統一, 中醫也只是根據患兒的體質辨證為熱、寒、痰等證用藥。
錯誤觀點七:哮喘不用治, 長大就好
現代醫學的理論, 有一部分哮喘的患兒隨著年齡的增大, 免疫力的增強, 哮喘發作次數減少, 症狀減輕, 甚至痊癒, 國外一些醫療機構做的較大規模的調查結果的確是這樣。 但是哮喘反復發作,
錯誤觀點八:治治看, 沒有完整的治療計畫
哮喘發作期的治療是一個短期的過程, 但哮喘的治療卻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不論是西醫治療還是中醫治療都是如此。 這裡還是要談到穩定期的治療, 對於哮喘的治癒十分關鍵。 但有些家長沒有耐心, 哮喘發作緩解以後就不正規服藥了, 認為孩子不是好好的嗎, 吃藥幹什麼, 也有些是因為迫於經濟原因不能長期治療, 這都會對患兒的預後大有害處, 長此以往, 這部分患兒發生肺源性心臟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危險性很大,
小兒哮喘有哪些誤區?通過以上的介紹, 希望能夠引起家長們的重視, 在給孩子進行治療的同時, 一定要仔細的詢問醫生一些治療的注意事項, 這樣才能更好的治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