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知道如何正確煎煮中藥嗎?

該怎麼去煎中藥才是正確的呢?

一、中藥煎煮前的浸泡(約30分鐘), 其作用歸納起來有三點:

1、中藥大多為乾燥的動、植物, 其細胞乾枯萎縮。 將涼水浸泡一段時間, 藥材就變軟, 細胞就膨脹, 有效成分就易溶于水中。 通過煎煮, 隨溫度的升高, 全部有效成分均能煎出。

2、某些含有澱粉、蛋白質較多的藥材若不浸泡, 立即上火煎煮或者用熱水浸泡, 就會因澱粉糊化, 蛋白質變性凝固而包在藥材表面, 形成一個屏障層, 堵塞了藥材表面的毛細孔道, 使其有效成分向外的擴散能力大大減小, 溶于水的也較少。

3、一般說來,

未浸泡的藥材煎煮時間要延長, 才能煎出有效成分。 若經浸泡一段時間後, 煎煮的時間就可大大縮短。 如不浸泡的滋補藥要煎一兩個小時, 而浸泡後只需在沸後煎30分鐘。 浸泡的時間依據藥材而定。

二、中藥並非煎得時間越長濃度就越濃、效果就越好。

實際上, 煎中藥是使中藥飲片中的有效成分不斷釋放、溶解的過程, 當中藥飲片中與藥液中的有效成分濃度平衡後, 這一過程就應停止。 連續不斷地煎藥, 不僅不會使藥物內的有效成分繼續析出溶解, 反而會令藥液中的有效成分因不斷蒸發而減少, 甚至會使有效成分在長時間的高溫中遭到破壞, 導致藥效降低。 其次, 過分濃縮的藥汁又會加重苦味, 給患者服藥帶來困難,

服藥後會產生噁心、嘔吐等副作用。

三、為什麼代煎藥有時感覺不夠自己在家煲的藥湯濃?

因為首先傳統煎藥方法由於是暴露在空氣中進行操作, 難免藥物與空氣中的氧會發生氧化反應, 造成藥液色澤較深, 而煎藥機相對于傳統煎藥方法, 是在密封性能良好的煮藥罐中進行煎煮, 減少了發生氧化反應的可能性, 因此藥液色澤較清。 其次, 傳統煎藥方法煎得的藥液是一種混懸液製劑, 所以顏色較深, 而煎藥機有隔渣袋, 篩網的孔徑按照中藥藥液的成分進行選擇, 一般藥液中的大分子的沉澱和細的藥渣均己濾除, 所以代煎液中的雜質少、懸浮物質少, 得到相對澄明的藥液, 在無沉澱物及固體藥粉的情況下, 自然在顏色及味道上較之傳統煎藥方法煎出的藥液清淡了不少。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