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臨床表現
1.週期性改變
麻痹與痙攣的週期性變化多在病初, 即有少數在動眼神經麻痹數年後才出現痙攣, 此現象出現後終生不變。 可以表現為動眼神經所支配的全部肌肉的週期性變化, 亦可僅有其支配的部分肌肉的週期性變化。
(1)麻痹期
患側動眼神經支配的肌肉完全麻痹, 包括上瞼下垂, 眼球內、上、下轉均受限, 眼球呈外斜狀態, 瞳孔散大, 對光反應消失, 調節輻輳運動消失或減弱。 本期可持續0.5~3分鐘, 麻痹期常較痙攣期長。
(2)痙攣期
或稱痙攣相繼麻痹期後 下垂的上瞼先有抽動顫搐,
2.視功能改變
大部分患者患眼視力低下, 伴有不同程度的弱視, 此種弱視多與屈光參差和較大的散光及早期視覺剝奪(如上瞼下垂、血管瘤等)有關。
檢查
1.視力、眼位、瞳孔以及痙攣相和麻痹相的測定。
2.肌電圖檢查。
診斷
週期性動眼神經麻痹因其有典型的麻痹期和痙攣期, 診斷並不困難。 對完全或部分動眼神經麻痹的患者, 至少觀察5分鐘, 看是否有眼瞼、瞳孔或眼球位置的痙攣現象。
鑒別診斷
本病應與動眼神經麻痹再生錯向綜合征、Marcus-Gunn綜合征、Marin-Amat綜合征、眼肌型重症肌無力相鑒別。
治療
週期性動眼神經麻痹的治療主要為施行手術矯正其麻痹相的外觀, 但無法改變週期性變化。 手術包括眼位矯正和上瞼下垂矯正兩部分。 眼位矯正多採用麻痹眼的外直肌後徙和內直肌截除術, 合併垂直斜視者以減弱高位眼直肌為主, 可分次手術或應用眼肌顯微血管分離技術一次矯正。 對於上瞼下垂的矯正術多採用額肌懸吊術、提上瞼肌縮短術或Blascovics上瞼下垂手術。
週期性動眼神經麻痹患者的注意事項
由於病因不明, 因此無很好的保健方法。 但可做眼周按摩、熱敷等改善局部血液迴圈。
結語:通過以上文章的介紹大家是不是對週期性動眼神經麻痹的相關知識有了全新的認識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