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氣候涼爽, 是運動健身的好時節, 所以很多人會選擇在這個季節進行運動, 而在運動的時候需要注意一些事情, 以避免給身體造成不利影響, 那麼, 究竟在秋季進行運動健身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瞭解下。
秋季健身的注意事項
適當的運動對於維持身體健康是很有幫助的, 秋季也是人們比較喜愛的一個運動季節, 但是在這一季節運動是需要多加注意的, 一不留心就有可能出現感冒等症狀。
一:注意衣著防止感冒
秋季和夏季不同, 清晨的氣溫已經開始有些低了, 鍛煉時一般出汗較多,
秋季鍛煉時切忌“耍單兒”, 不熱身就背心短褲上陣, 穿汗濕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也容易傷風感冒, 應該儘量避免。
二:及時補水防止秋燥
從潮濕悶熱的夏季進入秋天, 一下子氣候乾燥起來, 溫度也降低不少, 人體內容易積一些燥熱, 而且秋季空氣中濕度減少, 容易引起咽喉乾燥、口舌少津、嘴唇乾裂、鼻子出血、大便乾燥等症狀。
如果運動量較大, 出汗過多, 可在開水中加少量食鹽, 以維持體內酸堿平衡, 有條件的可以喝一些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 防止肌肉出現痙攣。
三:做好準備防止拉傷
對於任何一種運動來說, 準備活動都是必須的, 因為人的肌肉和韌帶在秋季氣溫較低的情況下會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黏滯性增加, 關節的活動幅度減小, 韌帶的伸展度降低, 神經系統對肌肉的指揮能力在沒有準備活動的情況下也會下降,
四:循序漸進切忌過猛
有的人覺得運動量大身體才能練好, 抵抗力強, 其實不然, 運動跟吃飯睡覺一樣, 都是適度才好。 從中醫理論講, 秋天又是一個人體的精氣都處於收斂內養的階段, 所以運動也應順應這一原則, 運動量應由小到大, 循序漸進。 鍛煉時覺得自己的身體有些發熱, 微微出汗, 鍛煉後感到輕鬆舒適, 這就是效果好的標準。 相反, 如果鍛煉後十分疲勞, 休息後仍然身體不適、頭痛、頭昏、胸悶、心悸、食量減少, 那麼您的運動量可能過大了,
五:運動保護預防損傷
由於人的肌肉和韌帶在秋季氣溫開始下降的環境中容易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 關節生理活動度減小, 因而極易造成肌肉、肌腱、韌帶及關節的運動損傷。 因此, 每次運動中也要注意運動的方法, 除了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外, 運動的幅度、強度都要重視, 不要勉強自己做一些較高難度的動作。
中老年人的鍛煉要“留有餘地”。 秋冬季心肌梗死的發病率會明顯提高, 本身有高血壓的病人秋冬之交時血壓往往要較夏季增高20毫米汞柱, 因此容易造成冠狀動脈迴圈的障礙。 所以鍛煉前最好能在晨起時喝杯白開水, 以沖淡血液。 運動方式更要選擇舒緩的, 免得在鍛煉中發生意外。
以上健身教練為大家介紹在秋季進行運動健身時必須注意的一些事項, 總的說來, 就是在運動的時候要注意保護好自己, 做到防止感冒、秋燥、拉傷、損傷, 而且還要注意做到循序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