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用的器具
刮痧器具可分為為民間使用與專業使用兩類。 民間使用之刮痧器具多為因地制宜, 簡便易尋者, 因而種類較多;專業使用者較為精製, 目前多為牛角製品為主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數種:
植物團:常用的植物, 如絲瓜絡、八棱麻, 取其莖葉纖維, 除去果肉殼等, 捏成一團, 使之柔軟而具有彈性。 刮痧時, 術者用右手握著植物團具在介質中蘸濕, 在病人的特定部位進行刮抹, 邊蘸介質, 邊刮抹, 直至皮膚出現“痧痕”為度。 本具適用於人體肌肉薄弱處(如助間骨區等), 現已很少使用, 膽在民間一些偏僻地區,
貝殼刮具:如以小貝殼等製成的刮具。 要選取大小不一, 邊緣光滑(或磨成鈍圓形)的貝殼。 在刮痧時, 術者右手貝殼上端, 在病人的特定部位, 邊蘸介質, 邊刮抹, 至皮膚出現“痧痕”為度。 此為沿海或湖泊地區漁民常用的一種刮痧工具。
棉紗線團:—般應取純棉紗線(或頭髮), 揉成一團即可使用。 此刮多用於兒童或頭面部等皮膚較淺薄的部位刮抹。
硬幣:一般分銅、鋁兩種。 銅質的為古銅錢, 銅板, 這是20世紀50年代以前最常用的一種刮痧工具。 此刮痧工具取材、攜帶均比較方便。 一般應選用邊緣較厚(邊緣太薄、太鋒利的易刮破皮膚)而沒有殘缺的大銅錢式銅板。 鋁質的分角幣、圓幣,
木竹質刮板:要取質地較硬、堅韌、邊緣光滑、圓潤、大小不一、便於持握即可。 如取用中藥材木質(如沉香木、檀香木等)製成的刮板更佳。 此刮板適用於人體各部位。 只從患者疾病的性質取材, 如寒勝的取溫熱類藥材, 熱勝則選寒涼類藥材等。
動物角質刮板:如羚羊角、水牛角等, 尤以水牛為常用。 用角質製成的刮板, 製成邊緣光沿, 圓滑的即可。 具體規格要根據刮拭部位不同, 製成不同厚薄、大小不一的刮板, 施於人體, 對各部位曲盡其妙。 這種刮板具有清熱解毒作用且具有不導電、不傳熱等特點。
代用刮具:根據取材方便的原則, 一般常取下列物類代用。 瓷類的小盞、瓷杯、湯杯、湯匙等(要取邊緣較厚而光滑且無破損的), 取其邊緣刮拭。 又如有機玻璃紐扣(應取其邊緣光滑且較大的紐扣)等。 以上均為較常用而理想的刮痧工具。 且取材方便, 消毒處理容易, 不易破損, 便二捏拿的。 可按人體部位不同而, 選擇相應大小的代用刮具。
手指:醫者以手指代刮具, 即以指相對用力, 做捏、擠、提、點、按等動作。 此法主要用於撮痧法。
針具:一般用於挑痧、放痧。 凡圓銅針、棉線針、三棱針等針具均可, 但要質地堅硬, 尖部鋒利, 無鏽, 無彎曲。
二、常用的介質
在進行刮痧操作時, 要選用一些介質作潤滑劑,